他用一生诠释“为人生而艺术”

2017-12-01 09:43:45|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近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暨捐赠巡展系列“回望云峰———中国美术馆藏赵望云作品巡展”于上海中华艺术宫揭幕,110余件作品梳理赵望云的中国画创作历程。

  赵望云这个名字,或许大众未必耳熟能详。但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这却是一个如里程碑般伫立的名字。八九十年前,赵望云已经在用自己深入民间的画作诠释“为人生而艺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他为“长安画派”开宗立派,门下弟子包括黄胄、方济众等画坛名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道:“赵望云在‘行万里路’的直面生活中高扬源于本心的人文关怀,在‘人与天侔’的相互对应中奏响西北自然的浩然之歌。”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天回望赵望云的艺术人生,对于引领当代美术家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导向,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赵望云自1932年开始连续数年深入农村写生,在行走中以自然、平易、朴实的艺术手法捕捉和描绘了大量农村生活纪实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画最早走向民间、直面生活的代表性画家。20世纪40年代后,定居西安的赵望云将艺术视角聚焦于山原雄浑壮丽、民风朴实厚道的整个大西北。新中国成立之后,赵望云集中表现新中国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将西北的崇山峻岭、戈壁草原、民族生活与风土人情等皆入笔下,构成一系列苍凉、劲健、寥廓而如“边塞诗”的西北画卷。

  此次巡展的作品均出自中国美术馆馆藏。2006年,赵望云百年诞辰之际,他的八个子女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351幅作品。这批宝贵的捐赠,涵盖了赵望云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创作,对赵望云一生的艺术创作构成了有序而系统的总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