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部戏救活一剧团 小剧团也能有大作为
“宝山沪剧团(现为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是一个基层的小团,他们的作品聚焦了我们这个时代里的大情怀、大感动。”在今天举行的沪剧《挑山女人》创作演出五周年系列活动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如是说。
图片说明:沪剧《挑山女人》经典版剧照
沪剧《挑山女人》根据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女挑山工汪美红的真实故事改编,成功塑造出主人公威而不悲、柔中有刚的生命担当。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挑山女人》演遍了大半个中国,累积演出场次263场,观摩人数超25万人次。《挑山女人》先后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在内18个重要文艺奖项。主演华雯凭借出色诠释“王美英”一角,摘得“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
一部戏救活一个剧团,小剧团如何成就大作为?
“如果不是《挑山女人》这出戏,我们还不知道宝山有沪剧团。”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说。“《十五贯》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挑山女人》则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团。”《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赵忱认为这启发了戏曲在当下发展的模式。
“《挑山女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张报纸,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动了我们,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想去表达这种感动。”在研讨会上,华雯代表主创团队分享了创作的过程。她还表示,作为沪剧的从业者,我们要把沪剧艺术的传承做好。趁着沪剧《挑山女人》创作演出五周年系列活动,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推出《挑山女人》传承版,由青年演员主演。
图片说明:沪剧《挑山女人》传承版剧照
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表示,《挑山女人》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思考,一个是思考小与大,小剧团照样能开创大天地;第二个是弱与强,小团弱怎么走向强?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回忆了宝山沪剧团如何把一个原形人物搬上舞台,“华雯带了团队和编导去体验生活,从创作到排练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李小青表示,她被创作团体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动。《挑山女人》匠心之处特别多。比如,在剧情说明书中的大剧照上,人物服装注重细节,有磨破的袖口等。
很多专家认为,《挑山女人》的成功也是宝山沪剧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找到了适合剧种的选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说:“沪剧适合说故事,适合挖掘人物关系。更重要的是宝山沪剧团找到了适合这个剧种特色、基因优势的一个选题,找到了适合该剧团的戏。”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表示,沪剧最擅长于说和唱,剧中老挑夫工唱的挑山调,既推进剧情也有点评的意思。这个是种情感的诗意的表达,非常好。
对于现代题材的创作,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对于沪剧《挑山女人》的成功,尤存认为解读的空间很大,“值得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去剖析创作、演出的规律,总结梳理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上海的文艺界做出更多现实主义题材力作。”
王馗还认为《挑山女人》对现代题材的创作是极具示范性的创作引导。首先,做到了以情感人。其次,避开了狭隘的题材创作的误区,把话剧演出了戏曲的味道。另外,把视角放到普通人物上。最后,避开了戏曲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机械的表达,是把人物感伤快乐等的抒发跟生命的承载结合起来,特别是这样一部作品不仅仅是展现人,而是用人的成长来推动艺术的持续成长。
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挑山女人》为什么感动我们,因为它抓住了背后的核心内容,就是挑山女人的挑山精神。”《挑山女人》一路走来,秉承着一股昂扬向上、无怨无悔的“挑山”精神,既体现了上海文化不拘泥于地域的包容大气,也彰显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反映现实、关注当下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