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奏响“文化东进”渐强音
上海天文馆选址临港地区滴水湖畔,预计2019年竣工,2020年开放。图为上海天文馆效果图。(浦东新区文广局供图)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和脉,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新时代,当我们循着上海新建文化设施的轨迹来探求深意,在这些美丽的地标风景背后,一条条关键理念浮现出来———破解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提升浦江岸线内涵功能,为历史遗存保留可触的温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经济创新转型……
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上海文化新气象”,向读者介绍上海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地标、新做法、新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以及艺术家们的新成就。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风景这边尤好。
提起张江,除了实验室、科学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有剧场?没错。张江戏剧谷开台近三个月,好戏连台。日前,聚焦中国航空工业逐梦者的话剧《起飞在即》,赢得观众热烈共鸣。而这,只是上海“文化东进”的一个缩影。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7年,新建、在建、完工的市区两级重要文化设施中,有超过十项选址浦东。随着这些设施在“十三五”期间陆续与市民见面,始于2015年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的“文化东进”序曲,正在新时代奏响渐强音。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看来,“文化东进”不仅能补上城市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对于浦东还有更深层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浦东承载着上海服务于两大国家战略核心功能区建设的重任,尤其需要兴文化来提升区域功能内涵,需要厚植文化沃土来涵育创新氛围。”
以文化新空间,为百姓许一个有温度的浦东
城市创新发展迈入新时代,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文化是核心资源。硬件设施则是盛放文化的容器,是盛放人文之城梦想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不少市民被一波美图刷了屏———2017年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上,一批文化新设施集体亮出概念图。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局副局长赵瑞春感慨:“浦东有1400多平方公里、500多万人口,这些文化设施破解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正是老百姓迫切需要。”
它们按地区、功能均衡分布:在花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与已有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合成上海又一处文化集聚区;在北蔡,浦东青少年文化中心、浦东群众艺术馆、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将共同丰实着浦东文化公园的底蕴;临港新城里,上海天文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将为滴水湖畔导入大量假日人流;黄浦江沿线,世博文化公园、浦东美术馆、“船厂1862”老厂房剧院、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展馆等,则会成为浦东滨江岸线贯通后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落子……
“‘文化东进’还是一项民生工程,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打开新空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告诉记者,两年来,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淮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九家院团,都与浦东观众形成了良性互动。未来,上海还将利用市级资源推动浦东的文化能级提升,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都可能与浦东深度合作。
就连这些建筑本身,也都自带故事:筒仓、船厂老厂房都是旧工业遗存,徜徉其中就如同摩挲历史;而强调“展教结合”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打造“知识共同体”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带领青少年仰望星空的上海天文馆即上海科技馆分馆,均属市级文博科技场馆为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全新布局;浦东美术馆地处小陆家嘴最后一块珍贵的一线江景位,却将空间留给了市民,留给了文化。
这便是“文化东进”备下的“民生大礼包”———上海抓速度、求高度,也以文化新空间,为百姓许下一个有温度、可阅读的人文浦东。
以文化创新发展,为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注入活力
“文化东进”在把主流文化、高雅文化输送到浦东的同时,还以创新文化,为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注入活力。
荣跃明说:“上海要努力做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已将文化发展放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地位。浦东作为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热土,以文化为契机推动经济创新转型,更是题中应有之义。”于是,在新建文化设施的清单上,记者看到,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二期暨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张江国创中心。前者在自贸区内,定位于国际一流标准的艺术品保税服务综合体;后者落子张江科学城,是涵盖了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集群、国际多功能展区等配套设施的众创空间。
10月底,市文广局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开展16项具体合作。其中围绕国家战略的包括:共同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在自贸区开展文物拍卖和影视动漫后期制作准入试点工作;推动成立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影视产业工作小组;开展“一带一路”电影节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