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型纪录片《上海工匠》第三季聚焦上海工匠中的优秀基层党员 感受“择一事终一生”背后,匠心的分量
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手上的工程;看似简单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并不断钻研,就能成专家;人有“三条命”,一是性命,一是生命,一是使命———道出这些心声的,是新一批的上海工匠,也是奋斗在基层平凡岗位上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
大型纪录片《上海工匠》第三季在国庆节期间首播后,于近日多次重播。与前两季分别以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为背景不同,第三季的拍摄把镜头对准了上海市产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本季记录的十名主人公———钢铁工匠杨磊、核电工匠罗开峰、电力工匠王和杰、高铁工匠朱东鹰、古物修复工匠张品芳、园林修缮工匠顾军、医疗工匠耿道颖、刑侦工匠蔡能斌、装备制造业工匠原金疆和水利建设工匠何建强———他们都为“中国梦”和上海产业转型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纪录片总导演、总撰稿王晓明看来,这些党员工匠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人民,把才智与坚毅交给国家,在平凡岗位上甘于清贫、勇于担当,却又都不与外人道,“这部纪录片所要做的,就是把匠人身上的情怀、执著、坚守传播开来,为更多人所知和传承”。跟着纪录片探探他们的成长道路,听听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观众能在其“择一事终一生”的背后感受匠心的分量。
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攻坚克难,他们为“中国制造”擦亮名片
亿万中国人为近年来“国之重器”欢欣鼓舞的同时,可曾想到,有一类人需要常钻进直径不到一米、内部气温可达60多摄氏度的管道中,为重器的核心部件锻造特殊钢材,直到闻见自己皮肤被烧糊的味道?每逢高温酷暑,2500万上海市民在家中安享空调时,可曾知道,有人凭借一股执拗,为上海甚至整个华东电网保驾护航,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当高铁惊艳了无数外国人,被他们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信号工这个岗位,牵系着多少条生命?
特钢、核电、高铁、装备制造、水利工程等,这些无不是国之基石,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是“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而工匠就是擦亮名片的人。纪录片里,王和杰因为听到换流阀光纤里传来细不可闻的放电声,在原设备提供商不以为然的情况下,自己将几百个接口逐一排查,将停电隐患扼杀在萌芽中;朱东鹰为了观察沪宁城际高铁路段道岔缺口0.5毫米之内的变量,一个月有26天工作时间从零点开始,凌晨四点结束;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罗开峰凭着一把出神入化的焊枪享誉国内外,但他一次次从零开始“焊接”技艺的各项难点……
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攻坚克难,是这些上海工匠的共同品质。正因如此,他们中有人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有人获得了“工人院士”的称号,有人改善了困扰上海多年的水质问题……
干一行爱一行,他们的选择为青年人树立典范
在上海华山医院,放射科的耿道颖医生是同行和病人口中的“火眼金睛”。因为经她解读的医学影像、作出的疑难杂症判断,准确率高得惊人。但这位从小就是“学霸”的医生说,放射科就是各个科室的小助手。一个“小”字吐露出她过往的心路历程,也对荧屏前的年轻观众大有启迪。
学校毕业分配时,耿道颖这个全校第一被分到了彼时年轻人都不愿去的放射科,“因为不是直接参与治病救人的科室,又常年工作在大量辐射的环境中”。年轻时的她也有思想负担,甚至想过请病假拖延上班时间。但放射科老党员的一席开导为她解开心结,让她意识到,没有微不足道的岗位,但求“干一行爱一行”的执著。认定目标,她在结婚生子后重新走进学校,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终带领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专业领域树立了世界领先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