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张图表引出一堂生动的高三政治课

2017-11-08 09:25:56|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18张图表引出一堂生动的高三政治课 上海市特级教师昨展示示范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十九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7日,在“讲台上的名师”———上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展示和学术论坛高中政治专场,上海市特级教师周增为作示范教学。陆嘉辉摄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判断并选择所发资料中的关键数据,尝试解释自1981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

  昨天,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这堂高中政治课有些“特别”,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周增为给每位学生准备了17张数据图表和一张文献资料表格,而更多时间,她成为学生思考的引领者。

  这堂课的主题为《指向学科德育目标的深度学习能力———以“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例》,是今年“讲台上的名师”———上海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展示和学术论坛的首场展示。主办方市教委表示,这是一堂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示范课,接下来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十九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使十九大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十九大报告进入课堂、融入学科

  周增为“说话”的时间并不多。18张数据图表,从不同维度展现中国1981年以来的变化和发展。这并非简单的数据罗列,执教者希望引导学生独自思考这些图表蕴藏的意义,从而揭示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开讲五分钟后,学生们纷纷表达各自观点。有的同学说:“从图表中,我关注到了两个数据指标的变化———能耗和三大产业的比例。如从贵州省和广东省的单位能耗随着社会发展逐年降低;两个省份的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说明了眼下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有同学认为,从基尼系数这一系列图表中可看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基尼系数有所升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从物质需求转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这一变化……

  短短40分钟的课,类似这样的思考、讨论还有很多。周增为抛出不少与十九大报告相关的话题,这些话题巧妙地融合在政治学科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课程结束后,高三(3)班的徐嘉钰说:“十九大报告离我们并不远,这堂课让我感受到这些知识就蕴含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向对政治很感兴趣的高三(5)班学生沈天正还在回味中:“这节课是从热点话题切入,还提供了许多数据让我们深入思考。我逐渐明白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过程,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十九大报告的内容。”

  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给教师提出新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这节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问题讲清、讲深、讲透。一堂政治课,结合了中国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示了“数据、理论和实际”,集纳了“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关知识。

  “将十九大精神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向学生传递十九大精神,是政治课的重要责任。”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高三政治教师张尚达在听完这堂政治课后激动地说,“这堂示范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图表背后的意义,揭示了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层机理,提升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深度。同时,授课教师的视角放在国家发展和青年未来上,能从更高层面激发青年人的爱国热忱和学习动力。”

  谈及这堂课的设计初衷,周增为说,政治课并不应该单纯传授知识点,而更应该关注知识点背后形成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思考理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培养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能力。”

  全市200多名政治教师到现场观摩了首场展示活动,多位老师表示,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组长顾志跃说:“十九大报告内容非常丰富,语文、历史、政治等各个学科都能从中找到适合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知识点,教师首先应该深度阅读、理解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充分挖掘其中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话题;十九大报告鼓舞人心,教师对理论认同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兴趣和热情。”

  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国希看来,中小学学科课程设计颇有讲究———要思考学科的知识架构特点,思考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政治学科为例,教师不仅传递学科知识点,还应该将政治课堂作为价值引领的高地,发挥其引导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