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是全国最“大女子主义”的城市?她们为啥选择放弃稳定而聚焦这个领域
72.3%的上海女性认为“互联网+”时代女性创业具有更大优势。
随着全国双创周的举办,创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阿里巴巴发布的一份女性创业者报告显示,传统行业中,中国女性创业人口比例仅为3.6%,而互联网行业中这一比例超过50%。记者从市妇联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获悉:72.3%的上海女性认为“互联网+”时代女性创业具有更大优势,58.7%的女性创业者认为上海总体社会环境有利于女性创业。
超五成女性创业选择零售餐饮等
对全球67个经济体女性创业者的一项调研显示,1.26亿女性正在开创或经营自己的新创企业,9600 万女性企业家在经营已经建立的企业。波士顿咨询公司近两年的资料显示,美国女性创业占到其18至64 岁人口比例的10%,而中国女性创业占比达11%。
在上海,女性创业倾向于哪些行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闫宏微曾在全市范围内对创业女性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女性创业领域集中于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其中29%从事批发和零售业,26.5%从事住宿和餐饮业,另有10%的女性创业者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7%在居民服务业,只有3.6%的女性创业者选择制造业,4.3%选择现代物流业。
从创业动机来看,20.4%的女性选择“更灵活的支配时间”这一选项,33.5%的女性不满意原工作环境或收入,14.7%的女性由于原有工作无法满足女性自我价值实现而选择创业,9.7%的女性期待为更多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与之相反,只有4.8%的女性由于失业或无法就业等原因而被迫创业。由此可见,上海女性创业者更多的是以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状态进入创业中。
女性更适合“体验经济”
调查时,不少女性创业者提到“体验经济”这个词。她们认为,“互联网+”时代,女性个性特质在创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优势。
“消费者时代,沟通成为消费活动中更重要的环节。”闫宏微说,互联网呈现了情感思维、去中心化、体验经济和分享体验的特征,恰好与女性所具备的感性、多元化和乐于分享的特质形成呼应,互联网给予女性充分释放天性和创意的机会。上海市浙江商会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周晓光说,女性的心思更细腻,做微商、电商时,会更关注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等,“不管你是上万人的企业,还是五个人的小组,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能得到来自全世界的订单。”
在专家看来,上海有着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与创业环境,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闫宏微认为,上海城市的强大创新辐射和创业集聚功能,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空间。另外,上海出台实施了密集的创新创业激励扶持政策与措施,拥有良好的市场秩序、高水准的公共管理、发达的市场参与意识等,都为女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发展空间。
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袁岳去年对中国53个城市1017名创业者的创业生涯进行调查,他发现创业主要有三大动机:实现理想、自己当老板、赚更多的钱。其中,选择“实现理想”一项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而有47.5%的女性选择“想自己当老板”,53.8%的女性选择“赚更多的钱”,两个比例都超过了男性(男性为38.9%和47.1%),“比起男性创业者,女性更想通过创业去创造财富和追求‘领导者’的角色,这说明她们希望完成女性传统社会角色的蜕变,追求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创业者中,未婚女性占三成
传统观念认为,家庭与事业不可兼得,对于创业女性而言,这一观念得到放大效应。在闫宏微开展的这项调查中,她发现,上海女性创业者中,未婚或未育仍占多数。数据显示:有33%女性未婚,21%女性已婚未育,38.8%的女性已婚已育,另有7.1%的女性离异。
一些女性创业者提出,创业会让女性在消费和社交方面有更大的自由。袁岳在调查中也发现,对创业者来说,睡眠和闲暇的自由相对较少。袁岳说,创业女性有了“成功者”的光环,得到社会认同,吸引更多异性,但她们没有时间和异性互动、交往,“上海也许是全国最“大女子主义”的城市,女性不妨考虑先结婚后创业,也更容易得到配偶的实际支持。”
闫宏微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全面二孩”政策颁布后,51.8%的女性表示会考虑或选择自主创业,这一比例超出不少人的预想。女性希望得到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选择自主创业,成为女性创业的另一个倾向。专家认为,这样的创业模式往往是小成本的、个人化的“小作坊”模式。
据统计,女性创业的压力来源于行业竞争,另外有11.9%的女性创业者认为经济收入不稳定,10.9%认为家庭生活与创业活动难以兼顾令她们有些苦恼。闫宏微建议,鼓励女性创业、发挥才干,除创业政策的支持,一些配套政策仍需完善,比如孩童的看护、老人社区看护等,更好地缓解创业女性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