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活在上海 | “小巷总理”爱啃硬骨头,老城厢打扮出新模样
肇周路126弄,一条老弄堂,四通八达,无论拐进哪条支弄堂,路面上都是一尘不染,干净,舒服——这里是上海老城厢典型的石库门二级旧里,这里有一位能干的“小巷总理”。
126弄10号,就是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志成居委会所在地,70后王晴是志成社区党总支书记。“小巷总理”王晴有一个目标:老城厢也要打扮出新模样。
图说: 王晴在接待居民的来访
敢担当 老城厢更要有秩序
王晴高高的个子,扎条马尾辫,微胖,走路快,说话也快。走到你跟前,你就能觉得,这个人,有股子干脆利落劲儿。
做老城厢的“小巷总理”,处理那些个杂七杂八让人头疼的“老大难”,她自有一套办法,该捋顺的都捋捋顺,脱了轨的都上轨道,老城厢就会有秩序。曾经,脏、乱、差,就是老城厢的代名词,志成社区也不列外。志成居委辖区东至西藏南路、南至肇周路、西至济南路、北至复兴中路,是典型的老城厢,二级以下旧里多、外来流动人口多、违法搭建多、无证无照店铺多、跨门占道经营多,安全隐患突出。社区人行道上,曾有一家占道经营的鞋子铺,沿着大半条吉安路,拖鞋、凉鞋、雨鞋……各种各样的鞋子铺遍了人行道,七八年里,就这么占着,居民怨声载道,可也没有改观。
2015年,上海全市开始大规模的综合环境整治,王晴从其他社区调来志成工作,街道派她来,因为这里是整个淮海街道“最难啃”的“硬骨头”。王晴去看了看鞋子铺,发现,除了“最大鞋子铺”,旁边还有几家小鞋子铺,也是占道经营;还路于民,那就从“最大鞋子铺”开始吧。然后,在居委会居民活动室里,一个小型听证会召开了。主持人就是王晴,听证发言人是——五六位居民代表、街道市场监管部门、城管,还有就是“最大鞋子铺”摊主。一场听证开下来,摊主当然知道,占道经营不对,只不过,占了许多年,居委会也没这么动真格,这回看来是不能再占了。自打“最大鞋子铺”从人行道上消失,小鞋子铺也都回店经营了。这以后,王晴认定了,老城厢不是注定脏乱差,关键还是居委会要敢管理、敢担当。
善发动 有“飞来燕”有“啄木鸟”
老城厢社区,怎么才有凝聚力,怎么才能让人有“家的感觉”?
这个问题,才是“小巷总理”王晴最关心的大问题。
淮海中路街道有个党建品牌“淮海+”,凝聚社区,服务居民。在志成社区,“淮海+”细化成一个个小项目,发动居民自治,解决社区问题,比如,“飞来燕”和“啄木鸟”。
“外来人口占实有人口的40%,母亲和妻子有素质,家庭就有素质,所以,我们发起了‘飞来燕外来媳联盟’,元宵、端午、中秋,每到重大节令节日,社区活动都少不了‘飞来燕’。”王晴说,外来媳不乏厨艺高手,做出汤团、粽子、月饼送给社区孤老和贫困家庭,邻里一家亲,人人都有融入感。
如果说,“飞来燕”凝聚了外来人口,“啄木鸟”就是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了社区党员骨干,党员带头发动居民群众,解决家园共同难题。志成社区“啄木鸟议事堂”一事一议,头脑风暴,化解“老大难”。
多年来,复兴中路63号顶楼陈老伯家晒台上的私搭违建,就是难啃的“硬骨头”,党支部把“啄木鸟议事堂”搬到了违建现场,大家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陈老伯角度出发制定整治方案,确保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这让陈老伯口服心服,最终同意拆违。
“就这样,‘啄木鸟’为治理顽症建言献策,因地制宜化解矛盾,既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性,也让后续整治更得人心,有力解决了社区重点难点问题。”王晴说,在二元结构突出的淮海中路街道,作为社区党建新品牌,“淮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谐音“淮海家”,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在淮海,这里都是幸福温馨的大家庭;第二层是加法的“+”,寓意互联网时代,社区党建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服务对象……不断叠加,有创意有创造,更有生机和活力。
要相信 真诚推动小区善治
志成社区,2200多户居民,多数住在二级旧里,唯一的商品住宅小区“国际广场”有348户人家,这个小区建于1997年,2004年后的12年里,因为各种矛盾纠纷,始终无法成立业委会。于是,小区物业管理几乎失控,电梯夹人,断水断电,都不少见。业主期盼,哪一天才能有小区善治?
王晴到志成社区后,接待的第一批来访居民,就是情绪激动的国际广场业主。王晴当场答应,小区的事,居委会一定会向街道和职能部门反映,依法协调好各方,积极推动组建业委会,让小区恢复安全和秩序。“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居民电话!”王晴承诺。
王晴的话,居民将信将疑,但接下来的事,让他们相信了这位“小巷总理”的诚意。当时恰逢7月酷暑,一天晚上11时,王晴的手机响了,国际广场业主来电——小区突然停电了,电灯、空调……都“罢工”了,物业维修人员不在,小区一片混乱。“好,我马上就来!”王晴挂了电话奔出家门赶往小区,一路先联系物业负责人,并向街道应急部门求援。怒气冲冲的业主看到王晴出现在小区,大家不再怀疑这位“小巷总理”的责任心,此后,解决小区问题就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广场的最大问题,还是要尽快成立业委会。因为多年矛盾,业主之间也存在不信任,在业委会选举中,如果能借助第三方的专业力量,一定会打破僵局。王晴向街道反映了小区业委会筹备中的问题和需求,街道请专业公证机构为小区业委会选举全程公证,取得业主的极大信任,终于,在时隔12年后,国际广场顺利选出了新的业委会。
“选出业委会,还是第一步,业委会运作,还会遇到不少困难,居委会将依法提供指导、监督和帮助。”王晴说,虽说居委会要减负,但居委会服务居民、服务社区的责任和技能,不会也不能减,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和技能,不能减。
就这样,到今天,王晴在社区工作已经9年了,如果问她对这份工作有什么心得?她会说:用脑、用心为居民多做暖心的事,看着老城厢一天天有了新模样,还是蛮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