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以开放倒逼改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我们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挖制度创新红利
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率先建立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实现上海经济创新转型最艰难的决定性跨越
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单靠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关键看发展质量、效益和结构能级;不看一段时期经济繁荣、财力雄厚,关键要善于创新、引领时代,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导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头,实现上海经济创新转型最艰难的决定性跨越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补齐短板
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根本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生活。我们牢记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市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群众期盼,就是工作指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正是管理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着力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着力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着力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着力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5年来,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上海发展站上新的更高起点。
上海到了不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我们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挖制度创新红利。
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率先探索自贸试验区建设,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率先建立健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自我革命,坚决改革以行政审批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进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率先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坚持不懈深化外商投资、境外投资、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负面清单由2013年的190条缩减到目前的95条,自贸区新注册企业超过前20多年总和。
自加压力,彻底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推进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探索“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监管制度试点,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口岸监管服务模式。自贸区通关效率大大提升,进出境时间较全关区平均水平分别缩短78.5%和31.7%。
改革与开放互动,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按照宏观审慎、风险可控原则,构建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金融开放创新框架,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自贸区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超过6.8万个,办理跨境结算近11万亿元,业务涉及118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出现风险损失。
大胆探索,改变依靠事先严格行政审批和许可的管理模式,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创新。全面推进政府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探索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形成透明高效的准入后全过程监管体系,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
推动自贸区管委会与浦东新区政府一体化管理,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比较健全和规范的一级地方政府管理新体制。
以自贸试验区为突破口,抓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市、区、镇三级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制定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设高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以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改革发展,建立国资统一流动平台,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竞争类国企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走公众化公司道路,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上海经济创新转型实现最艰难的决定性跨越——
以科创中心建设为载体,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
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单靠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关键看发展质量、效益和结构能级;不看一段时期经济繁荣、财力雄厚,关键要善于创新、引领时代,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导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头,实现上海经济创新转型最艰难的决定性跨越。
抓创新源头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规划建设。没有重大科技设施支撑,没有一流的基础性前瞻性科研,科创就没有源泉。我们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全球视野、开放姿态、国际先进标准,吸引、集聚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集群,构建重大战略项目、基础前沿工程和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张江科学城规划编制出台,生命科学工程、光源工程二期、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C919大型客机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抓体制机制政策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研成果的“纸”变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钱”的能力,决定着创新发展成败。我们坚决改革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科研管理体制,改变科研投入与激励机制,强化对科创人才和企业家的有效激励,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抓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开放是上海最大优势,人才是上海最大资源,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项国家战略,是上海奋斗目标。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应对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更需要科创引领带动,更需要各类人才智力支撑。我们着力促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集聚培育用好科技人员、企业家等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极大激发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活力。依靠科技和人才,推动经济结构垂直分工、纵向升级,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四个中心”功能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上海越发展市民要求越高,群众期盼就是工作指向——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高群众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根本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生活。我们牢记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市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
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2%以内。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稳步提高基本保障标准,率先实现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医保、低保等基本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确保住有所居,完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市民基本居住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应对民生结构性问题,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均衡布局,让市民更公平享有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群众期盼,就是工作指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正是管理短板。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解决了许多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坚持立法为先,依法严管,全面实现外环线内禁止烟花爆竹燃放。加强领导,依靠各区和街镇,持续推进“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两年来拆除违法无证建筑超过1.3亿平方米。出台史上最严地方性交通法规,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显著改善。推进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目前完成1012公里,今年年底基本实现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环境全面改善。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食品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3%。抓住城乡社区这个重心,基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普遍提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根本要求,牢记中央嘱托,不负人民期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勇于创新的责任感,做好上海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原载8月1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