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站高科技手段助近千名受助者回家

2017-07-05 09:23:42|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人脸识别、DNA比对、网络精准推送……市救助站摸索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甄别方法

  高科技手段助近千名受助者回家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时隔20年,赵某某(右三)在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终于回到家乡。(资料) 

  “找到了,就是王某某!”昨天9时40分左右,派出所民警将一位走失的老人送到位于蒙自路430号的上海市救助管理站。

  经过人像比对,用时仅10分钟左右,救助站就确定这位老人就是曾多次走失的王某某,今年已92岁了。很快,老人的家属便赶到救助站,将老人接回家。

  人像比对技术大大提高效率

  在市救助站每年救助的失踪走失人员中,约有6%因生理、心理等原因,自己无法准确说出家庭地址或亲人联系方式。面对迷途老人茫然的表情、走失儿童无助的眼神、智障人员几近空白的记忆,救助站近年来不断丰富和拓展甄别手段,充分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受助人员回归家庭。

  今年2月13日,一位年约70岁的老人被转送到救助站。3天前,他在青浦区金泽镇沪青平公路三塘村附近流浪时,被金泽镇派出所送往青浦区救助站。4天过去了,帮老人查找家人的工作依旧毫无进展。

  无奈之下,救助站工作人员向市公安局求助。他们将老人的照片提供给市公安局,希望借助市公安局开发的人脸识别比对系统确定老人的身份。“没想到当天下午,我们就接到市公安局的回复。”市救助站副调研员兼社会工作科科长康清萍说。

  原来,老人是浙江台州人,他走失后,家属非常焦急,已向奉贤区公安局报案。“接到救助站的电话,家属马上就赶到救助站,将老人接回家。”

  “除了与公安部门合作,我们也开发了自己的人像和指纹识别系统。”市救助站社会工作科副科长倪杰介绍,从2015年夏天试运行至今,这套“上海市救助人员图像甄别比对系统”已运行了2年,收录从2010年以来24000多人次的数据。记者看到,当工作人员选中一张受助者照片后,系统会自动筛选出与其长相相似的照片。“我们会为所有收留过的对象建立档案,如果再走失,送到这里,就可以直接联系家属。”倪杰说,“以前要靠工作人员一张一张翻照片,现在通过人像比对技术,效率大大提高。”

  特定区域精准推送寻亲启事

  “我们与《今日头条》建立了合作机制,通过弹窗技术向受助人员疑似走失地、户籍地等特定区域精准推送寻亲启事。”康清萍说,除了政府部门,市救助站还在开发社会力量帮助寻亲。

  今年2月,救助站救助了一名失语老人。通过查询老人身边一张交通卡的信息,发现乘车记录遍布本市杨浦区、浦东川沙和南汇地区,最近一次使用记录是3天前从轨道交通16号线野生动物园站上车,11号线康新公路站下车。

  根据这些信息,《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启事”网帖,还在老人最近出现地周边10公里范围内推送。信息发布仅40分钟,家属就看到了这条信息,与救助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约定时间来接老人回家。

  “从老人送到救助站,到与家属取得联系,仅用了近2小时。”康清萍说,近年来,随着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救助站帮助失能失智受助者成功回家返乡的比例,已从80%左右上升到95%以上,使近千名流浪街头、生活无着的受助人员回到家人身边。

  有时技术失灵还得靠责任心

  不过,仅靠技术也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关键时还要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今年春节期间,警方发现一位老人逆向行走在禁止行人通行的上海长江大桥上,遂将其送往崇明区救助站。因问询无果,大年初二,老人被转送至市救助站。

  工作人员利用空闲时间不停与老人聊天,从只言片语中判断其应为河南省平顶山人。然而,公安部门的户籍系统里没有符合条件的对象,网络推送寻人启事也杳无音讯,老人还能找到家吗?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在大年初六这天,老人突然说出“赵楼村(音)”三个字,经上网查证,河南省平顶山市确实有个赵楼村,隶属郏县安良镇。尽管是春节假期,工作人员还是辗转联系上赵楼村村支书,并通过网络将老人的照片发送给他进行比对。经过电话沟通、网络发送照片以及众多乡邻反复比对确认,证实老人就是失踪近20年的村民赵某某。“赵某某自幼罹患精神疾病,失踪已20年,其间他的父母和妹妹相继离世。当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还未推行,户籍信息也停留在纸质阶段,所以他就成了没有登记资料信息的‘黑户’。”康清萍说,碰到这种情况,高科技寻亲手段也会失灵,“幸好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放弃,这才帮他找到了家。”

  通过多年经验积累和实际运用,市救助站已摸索出一套“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甄别方法,分别是口音辨识、情理感化、实地寻踪、物品寻迹、资料查找、公安协查、站际合作、媒体关注、头条推送、人脸比对、血样比对等,这都能大大提升甄别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