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 |1955年,北京“绝密”文件令香港多了一家唱片公司
1955年11月,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拟成立“艺林公司”面向海外销售中国唱片,这封标注“绝密”的文件由中央广播事业局发出,要求中国唱片厂协助中侨委做复制唱片的工作。作为 “艺声唱片”最早的准生证之一,这份文件在“艺声缘:上海—香港双城唱片记忆”展首次公开。
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的展览,是“艺声缘·中国唱片艺术主题活动”一部分,由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共同策划,通过展览和讲座的方式,揭开一段自1956年开始,香港与内地之间因唱片结下的鲜为人知的文化因缘,展览中所有文献档案均为首度公开。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唱片出口销售业务活动蓬勃发展,海外各界人士都急迫地需要了解新中国音乐、戏曲、曲艺新老作品。1956年,中侨委在香港发起成立艺声唱片公司,以中国唱片社出版的唱片为基础,打造“艺声唱片”品牌。展览从一张1955年标注为“绝密”的文件开始,揭开这段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值得回味的记忆。绝密函清楚地说明了拟成立新公司的目的,是要“弥补中国唱片不能输入的某些空白地区”,以“满足海外侨胞文艺生活上的要求”“使侨胞都能听到祖国的声音”以发挥“宣传和教育”的功能。
早于1952年,中国已开始有录音制品进出口贸易。早期,“中国唱片”由中国杂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出口香港,华润公司在港总代理,友声行在港总经销中国唱片。自1956年,艺声唱片公司在香港成立后,中国的出口唱片有了“中国唱片”和“艺声唱片”两个牌号,相辅相成,互为补足。
中国杂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向中国唱片厂提议“在可能范围内灌制一批方言歌曲唱片,初步希望以广东之潮州、海南、广州客家、福建之厦门等地方言为主”。1955年艺声唱片首批要求复制的节目清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福建地方戏曲,包括梨园戏、蒲剧和闽剧。广东地方戏曲则排在第二位,全部为粤剧。
中国唱片厂在1956年至1957年间,曾多次派工作组前往福建、广东多地录制潮粤节目,包括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等。本次展览中也公开了一部分相关的历史文档,如1956年9月28日福建省侨委《关于接待录音工程师马玮等三位同志事》,1956年11月1日中侨委《关于中国唱片厂赴粤灌制唱片节目问题》文件提到中国唱片厂在完成福州、厦门两地录音后,即将转赴广东录制粤剧、潮剧等节目,希望广东省侨委与当地文化部协助。
1958年至1963年期间,中国唱片社录制了大量潮州音乐,“艺声唱片”共有《潮州音乐》9辑,录音均来自中国唱片社。除此以外,艺声唱片出版的潮剧《辞郎洲》,广东音乐合集《雨打芭蕉》、《花间蝶》,粤剧《搜书院》等,均来自中国唱片的录音。潮剧、广东丝竹音乐以及粤剧大戏等在香港有着很好的民众基础,老少皆宜,粉丝众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活动就已相当频繁与密切了。内地的艺术团体纷纷访问香港,进行交流演出。香港对文化兼容并包的姿态,使其对祖国各地的戏曲、曲艺、音乐及舞蹈等艺术都有一批热切的听众。而“艺声”也开始尝试出版一批与港人熟悉的潮粤节目风格迥异的唱片,将丰富多彩的内地文化输入香港,受到港人喜爱,反响热烈。
京剧作为国剧在香港有着很好的民众基础,内地京昆大师曾多次访港演出,屡屡掀起热潮。1963年4月,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知名京剧演员皆来港,在港居住60天,演出49场,观众近9万人。张君秋带去了《玉堂春》,引起轰动。
1960年7月开始,“中国唱片”在港经销商友声行连同中孚行及粤华栈,一连三晚在位于中环的中华总商会礼堂联合举办“中国唱片欣赏会”,内容丰富颇具吸引力,观众反响热烈。于是,为扩大欣赏会的影响力,友声行又与香港兰香阁餐厅合作,每逢周五晚上固定举行唱片音乐欣赏茶座,开启了以“中国唱片”为品牌的“兰香阁·中国唱片之夜”欣赏会系列。
有趣的是,友声行在推出“兰香阁音乐欣赏会”的时期,“艺声唱片公司”在港成立还不久,而“艺声唱片”大多是基于“中国唱片”的节目内容翻制而成。“兰香阁·中国唱片之夜”的成功,同时也帮助了“艺声唱片”在香港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
而对于当时正处在经济恢复初期的香港来说,中国唱片品牌音乐欣赏会系列的成功极大启蒙与推动了内地文化在香港普通民众中的普及、教育与传播。
“艺声缘·中国唱片艺术主题活动”以艺声唱片特具历史时代感的故事为蓝本,以中国唱片多年来开展的“中华老唱片保护工程”硕果为积淀,以香港中央图书馆丰厚的艺声唱片馆藏为基础,为参观者展开一段特殊年代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还向钱学森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活动赠送了主题出版物《明天更辉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音乐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