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资源 上海辟出崭新郊野空间

2017-06-21 08:11:4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盘活“有限分散落后”的土地资源 上海辟出崭新郊野空间

  今年,开放的郊野公园达到6座,到明年年底,7个近期规划的郊野公园试点将全部开放

  被违建厂房占据的土地,变成了五色谷物编织的“地毯”;每到炎夏、雨季就会发黑发臭的小河,变成了游船穿行的乡味水道……嘉北郊野公园即将在9月完成“华丽蜕变”。而像这样的郊野公园,上海今年还将对外开放3座,使开放的郊野公园达到6座,到明年年底,7个近期规划的郊野公园试点将全部开放。这要归功上海在土地整治上的“魔法”:将有限、分散、落后的郊野土地资源彻底盘活,变成一个个崭新的空间造福于民。

  农村并非与城市割裂的二元空间,而是在都市框架下的乡土空间,要充分发挥城市土地功能,所以乡土空间的功能要在传统的耕种功能上“做加法”,除了加上生态功能、文化功能,还要加上休憩功能。郊野公园就是多种功能叠加的最佳注脚,2012年,根据《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规划了21座郊野公园,除了已开放和在建的7座郊野公园,包括崇明明珠湖、北湖、东滩南郊野公园在内的远期规划郊野公园还有14座,总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下转◆5版(上接第1版)以长兴岛郊野公园为例,通过拆除“三高一低”工业用地,整治田、林、水、路,改造后的农田鳞次栉比、布局规整,一条慢行道穿插田林之中。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上海坚持“不折腾”原则,不改变土地原有的农业生产、林水涵养功能,同时保留郊区基本农田、生态片林、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的生态人文资源。在长兴岛郊野公园,一批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过关的厂房就被保留下来,改造成为民宿和休闲场所。借助土地整治,原来居住在金山廊下郊野公园破旧楼房里的村民,置换到了居住条件更好的“白墙、黛瓦、观音兜”小区。

  郊野公园不是上海土地整治的全部,更多郊野空间正效仿郊野公园“重整山河”,蓄势待发。松江新浜镇原本空心化严重,而且大片农田只有单一的生产功能。借助土地整治,新浜镇“一张蓝图”打造出崭新的郊野空间。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治中心还邀请上师大美院的师生,把1127户农家进行集中归并、拆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桌椅家具、农用工具“变废为宝”,水缸、门板都穿上了“花外衣”,成为田间的独特景观。当地泥地足球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卷起裤脚,踩进水稻田,与之相应的民宿经济日益红火。

  类似新浜镇这样的上海市级土地整治试点项目已有11个,今年,其中的青西练塘、松江泖港、金山廊下最后3个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即将开工,让更多更优质、更具活力的生态空间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保驾护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