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本月29日亮相上博

2017-06-19 11:26:58|来源:解放日报|编辑:陆琲嘉 |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

     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将《希伯来星盘》放上展台。据了解,这些展品是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 记者蒋迪雯摄

  备受关注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展品已运抵上博,正在进行紧张布展工作。这场在6月29日亮相的展览将为上海观众带来哪些精彩展品?记者日前赴布展现场一探究竟。

  英方布展人员全是“80后”

  在上博二楼展厅里,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戴着蓝色手套,正在一张铺了白色桌布的长桌前认真做文物点交。

  在特殊的文物点交灯下,点交人员根据打印出的照片比对文物细部,检查文物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性状改变,每一件文物都有十几张照片。点交完成后,来自英方的国际巡展部项目协调人林赛·尤埃尔捧着黄铜的希伯来星盘,小心地放在展柜中。

  现场点交的乔治和克里斯不苟言笑,面对记者的近距离镜头,依然全神贯注地做着手中的事情。5位从大英博物馆过来的工作人员全部是“80后”,而上博负责这一展览的工作人员中有更年轻的“90后”。

  每一个展厅里忙活着的布展人员,对文物的温湿度标准都“严防死守”,毫不含糊。上海博物馆展览部王佳介绍,此次展览中有六七件文物对湿度要求非常低,比如公元2至3世纪的阿拉伯铭文青铜手要求湿度为35%左右,而上博的恒定湿度为50%上下,在设计展柜时,设计人员也和文保人员通力合作。“展柜中放有调湿器,但效果不会那么立竿见影,这两天一直在密切观察,直到今天湿度终于调到了35%,这才把铜手放进去。”

  展览有可能增开夜场

  上午的点交花了三四个小时,为了确保文物万无一失,点交人员中午只匆匆啃了个三明治,又要开始下午的工作。据介绍,那件“耗时间”的展品是本次展览的重头戏,也是入口第一件展品“佘盆梅海特内棺”。这个制作于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它试图向观众表达,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棺木上的象形文字意为“家中的女主人”,但根据扫描,棺内的木乃伊却是一名死亡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男性,为何他会出现在女性木乃伊棺中,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由于展厅限制,也为了保护文物,此次内棺将不打开展出,而是在墙上以立体图片的形式供观众欣赏。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中国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上海是全球巡展的第9站,此前这一展览刚刚在国家博物馆亮相。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介绍,此次上海站展出的展品和国博相同,但在陈列设计上会有自己的特色,展签也由上博展览部重新翻译,“展览免费开放,考虑到可能出现大客流的情况,上博将采取相应预案措施,并有可能增开夜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