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的普通医疗机构可满足300至500张床位配一名医务社工,肿瘤、儿科、精神卫生等特殊医疗机构可满足100张床位配一名医务社工,但从实际需求来看,这一缺口依旧巨大。
如今,有越来越多民众对医务社工群体一扫往日“护工”、“志愿者”的错误认知,逐渐了解到这一群体对于医疗、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首届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目前上海全市共有600余名医务社工,从2012年至今,本市共有160余家医疗机构开始社工试点,包括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儿科和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疗机构及少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虽然在国内视野里,医务社工乃至社工这个群体有些陌生,但其实我国在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有了首位医务社工。”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书记季庆英介绍,此后历经凋零衰落期后,上世纪末又零星萌芽在再现。“上海是全国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其中浦东先试先行,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至今医务社工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据悉,本市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成立了单独社工部,有的将社工岗位下设于精神文明办公室、医务部或门诊办公室等机构,“但其实,社工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季庆英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医务社工同时有多重角色:医师和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目前,上海的普通医疗机构可满足300至500张床位配一名医务社工,肿瘤、儿科、精神卫生等特殊医疗机构可满足100张床位配一名医务社工,但从实际需求来看,这一缺口依旧巨大。
那么,国际上是否有对医务社工与病床数的建议比例呢?季庆英表示,“事实上,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医务社工的比例也就越高。”她介绍,波士顿儿童医院全院有150名医务社工,麻省总医院共800张床位,配有80名医务社工。
如今,医务社工分为全职与兼职两类,本市的全职医务社工都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甚至不乏海归硕士,但待遇依旧亟待提高。市卫计委干部人事处副处长倪艳华介绍,医务社工在院内为“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薪酬标准按照职称评定,但与巨大的工作量相比较为悬殊。“社工其实不仅服务病家,也服务医务人员、参与诊疗工作、帮助评估申请社会互助项目等。”她带来了中国香港的实践经验,“香港各大医院除福利署派驻的医务社工外,如肿瘤科、精神科等特殊科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社会招聘,我们的医疗机构也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