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经济”在沪崛起 输出澎湃“中国动力”

2017-06-16 08:57:25|来源:新华社|编辑:彭丽 |责编:王然

  大飞机用的航空发动机、远洋巨轮用的大功率柴油机、“网红”车型用的汽车发动机……近年来,上海坚持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集聚“海陆空”发动机产业的“引擎经济”在东海之滨的上海临港崛起,为国内装备制造业输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面向海陆空,直指“高精尖”

  长江和东海交汇处,坐落着上海面积最大的开发区——临港地区。蓝天大海之间,“中国航发”四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早在2009年,承担国家大飞机专项发动机研制任务的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去年下半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挂牌,商发公司股权随之划转。虽然隶属关系变了,但为国产大飞机配备“中国心”的目标却愈加清晰。

  “去年年底,商发公司与中国商飞签约,被确认为C919动力装置的国内独家供应商。目前,国内首款商用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已顺利完成先期试车任务,并在今年4月向中国民航发动机适航审定中心递交项目适航工作联系函。”中国航发上海商发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岭表示。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之所以十年磨一剑,原因是高和精。在一个直径2米的发动机内,要塞进1级风扇、3级增压器、10级压气机、1级燃烧室、2级高压涡轮和7级低压涡轮,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同时,发动机内部还要承受逾1600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40个大气压的高压,难度可想而知。

  与航空发动机的“高精”相比,船舶发动机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大。站在中船三井的制造车间里,可以看到一台高度逾15米、相当于5层楼的船用柴油机。“这款发动机是国内功率最大的柴油发动机,未来将装配在全球最大的2万标箱集装箱船舶上。”中船三井总经办主任周群威介绍,作为中船集团的发动机基地,中船三井已累计交付大功率柴油机450余台,产值超过160亿元。

  相对于航空和船舶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只能算“小弟弟”。但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消费者对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挑剔。曾几何时,掀开国产汽车的引擎盖,清一色的是以日本三菱为代表的国外发动机。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如上汽临港发动机厂生产的“蓝芯”发动机,就被用在网红车型荣威RX5上。

  “随着国产车的热销,国产发动机厂也跟着满负荷运转。”上汽乘用车公司发动机厂总监宋炯毅表示,预计到6月份,上汽临港发动机基地的累计产量达到100万台,迎来一个节点性的时刻。

  “中国心”,自主造

  如此多的发动机企业汇聚上海,不是偶然现象。

  尽管近两年上海的服务业占比已经突破70%,但上海仍然保留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并着力推动其创新转型。国内最大的民用船厂——外高桥造船公司,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上汽集团以及C919研制单位中国商飞,总部均位于上海,这为发展“引擎经济”提供了肥沃土壤。

  “临港开发之初,上海就确立了在此打造‘动力之都’的目标。近年来,临港又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六大承载区之一,更加有责任为国产装备配上‘中国心’。”上海临港地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表示。

  自主研制各类发动机,挑战非同一般。以商用航空发动机来说,全球具备完全独立研制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能力的只有美国(通用电气、普惠公司)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两个国家。西方国家明确禁止出口相关技术。

  汽车发动机同样如此。“比如我们的海外供应商有一款发动机直喷系统,喷嘴生产在土耳其,封装测试在德国,总装才放在国内。绕这么大的圈子,其实也是为了封锁关键技术。”宋炯毅说。

  面对跨国企业的百年积累,中国发动机产业要想奋起直追,对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应用是必由之路。

  在商发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了3D打印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3D打印可以实现复杂结构件的直接制造,从而压缩发动机制造周期。”王岭说。

  中船动力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坚告诉记者,未来大型船舶发动机将逐步实现“柔性生产”。即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同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不同缸径、不同燃料的发动机,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政府对此大力支持。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陈杰说,作为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主战场,临港设立每年5亿元的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

  呼唤“工匠精神”,打造产业集群

  尽管“引擎经济”在上海已现雏形,但国产发动机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多位发动机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发动机制造涉及气动、热力、结构、材料、控制和电子等多门技术,对基础工艺和制造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工艺和材料不过关,即使把所有的关键零部件都给你,也很难装出一台合格的发动机。”

  在宋炯毅看来,发动机几乎是最需要“工匠精神”的产业之一。比如汽车发动机厂要按照五星级酒店厨房的标准,以毫克为单位来控制清洁度。同时,对零部件精度的要求也非常严苛。

  目前,上汽自主发动机仍需采购部分外资生产的高强度螺栓。“不是说国内生产不出来,而是可靠性不够。企业买来后还要重新检测,这样成本反而比用外资的高。”宋炯毅说。

  除了呼唤“工匠精神”,对产业集群的打造,也是发动机企业的期盼。

  从国际经验看,虽然发动机种类各异,但在很多关键技术如增压、燃烧上是相通的。“单独一个发动机厂,形成不了一个产业。”顾长石说,未来上海临港将持续引进发动机上下游的企业,同时瞄准发动机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助推“引擎经济”健康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