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千年前,上海人这样生活 马桥文化填补夏商时期的历史空白
上海真的是从渔村演变而来的吗?实际上,根据上海的考古发现,5000年前上海曾是中国最发达的文明中心。
“唤醒五千年的记忆,难以忘怀的远古上海”马桥文化论坛昨天在旗忠网球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陈杰讲述了马桥遗址文化所带来的意义———把上海的历史大大提前。目前,闵行区计划建立马桥遗址博物馆,保护这段来之不易的历史。
奇特的马桥文化
马桥遗址位于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现在的北松公路横穿遗址中部。马桥遗址发现于1959年12月。1960年,由于上海重型机械厂在遗址区上施工,对遗址造成了严重破坏,各方开始了马桥遗址第一次抢救性发掘,之后先后多次进行了考古发掘。1978年,考古学者将之命名为“马桥文化”。
1993年起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原主任、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宋建就参与了马桥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他说,马桥遗址坐落在一道被称为“竹冈”的贝壳砂堤之上,呈带状分布,南北至少1000米,东西大约150米,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遗址的发掘着重解决了年代关系和文化内涵问题,填补了环太湖地区夏商时期的历史空白。
此外,马桥遗址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良渚文化晚期许多耗工费时的稀世珍品,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到了马桥文化时期竟荡然无存,只剩下粗陋的陶器和杂件;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相距千年之远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
根据植硅石分析资料,马桥文化时期的稻亚科扇形植硅石的含量普遍偏低,显示以稻作为主的栽培农业在马桥文化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不及良诸文化和马桥文化以后的时期。
马桥文化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形式也明显不同于良诸文化。据马桥遗址出土动物遗骸最小个体的统计,马桥文化中猪的数量少于鹿科动物。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形式从以家畜饲养为主、狩猎活动为辅转变为以狩猎活动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稻作农业活动的减少和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转变都说明马桥文化的生存方式比起良诸文化有明显的变化。
南北交汇的产物
宋建介绍,到目前为止,上海是三大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地,最早是崧泽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境内,可以称为上海之源;其次是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松江境内,可以称为上海之根;最后是马桥文化,位于闵行境内,可以称为上海之本。
相比崧泽文化和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是南北文化在上海地区交汇的产物。马桥文化的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占全部陶器总量的50%以上。马桥遗址还发现了少量夏商时期的原始瓷。根据考古学界的共同探讨,认为马桥文化的陶器生产正处于技术创新的转变时期,新出现了烧制火候相当高的硬陶和原始瓷。原始瓷是在烧制硬陶的基础上发明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其表面有一层光亮的釉。
宋建说,“马桥文化的原始瓷既有青绿釉,也有黑釉,环太湖地区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出产地之一,黑釉原始瓷尤为罕见,这可以说是马桥文化的一大发明。”
这类陶器风格在当地找不到承继的文化传统,通过比较研究,发掘者确认它们与浙南闽北地区的文化遗存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马桥文化与良渚文化间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组合和器型上,相同器类有石斧、石犁、石刀、石镰等。
来自北方的因素,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和山东半岛的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交流的直接证据,主要是鸭形壶和各种模印的花纹。马桥文化中的蘑菇型捉手、子口缘的泥质陶器盖则与岳石文化的同类器相似。
上海历史呈马鞍形
“上海6000年历史,呈现‘两头高、中间凹’的马鞍形文化发展态势。”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在现场介绍说。
“一头高”是史前,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最早发明犁和镰刀,多具原创性,玉器工艺冠绝全国,是上海的辉煌时代。“另一头高”是近代开埠以来,引进、模仿、追赶、改进,形成了海派文化,成为东亚最大城市。中间一段和两头相比,比较低洼,文化发展较为平缓,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没有太高的地位,他说。
据介绍,1935年以来,上海共计发现先秦时期遗址约30处,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约50次,把上海地区的历史推进到距今6000多年前,有三个远古文化获得了中国考古学上的命名,在全国较为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鞍形的文化发展态势中,马桥文化处于低谷之后的爬坡时期,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攀援上升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