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特色校将传统文化植入教案

2017-05-25 11:25:11|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华东理工大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教案,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化学反应“  理工特色校为何开16门传统文化课 

  图片默认标题

  网络配图

  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囊、挂菖蒲……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的通海湖上,近来端午节的民俗味特别浓,隔三差五就有一场龙舟赛。一所以理工为特色、化工学科尤其强势的高校,缘何成了沪上校园龙舟文化的中心?这与全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氛围不无关系。别的不说,学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就开设了15门公选课。眼下,承担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正适时应需地将端午文化植入备课教案,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化学反应”。

  数万工科生必修“中国文化导论”

  “屈原,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因‘楚辞’被誉为‘中华诗祖’。”“孟子,从‘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出发,宣扬‘人皆可以为尧舜’,使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人物。”中国文化导论课刘捷老师引导学生与古人跨时空“对话”。

  与先哲“对话”,以启今人“明事理”“通情理”“悟真理”。由此,学校建立起以公共必修课“中国文化导论”为轴心、由15门公选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15+1课程体系。在华理培养方案中,每名学生必须修满该系列课程的2.5个学分,即必修1学分的“中国文化导论”和1.5学分的任一门公选课。从2001年“中国文化导论”被列为必修至今,传统文化种子从各个教室播撒在15届5万余名学子心中。而“中国文化导论课”的学生评价也一直在全校公共课中名列前茅,如上一学年,26个教学班测评均为优秀,平均分高达94.4。

  如今,习惯了在实验室与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大学生,得以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进行夏商周文明、先秦两汉文化、中国古建筑、中华器物文化、唐宋诗词鉴赏等研究性学习。为求课程体系“营养均衡”,教学内容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主体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拓展到学生工作系统的骨干教师;教学环节也由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园文化建设。

  找准与流行“共振”的兴奋点

  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找到当代大学生的兴奋点,形成课堂“共振场”。“请‘孔孟老庄’走进现实世界,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才能凸现出来。”中国文化导论课责任教授陈荣杰说。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狐帝管辖的青丘国,究竟坐落于四海八荒的何处?白狐一族又有着怎样的身世来历?”刘捷刚抛出这几个问题,台下的学生就热烈讨论起来。于是,刘老师借机讲解起《山海经》,进行文化“揭秘”。

  在流行文化中了解传统文化,讲授民俗文化课的吴思增老师也深谙其中奥妙。《芈月传》热播时,她便以楚国嫡公主芈姝与秦惠文王的大婚典礼为例,讲解何为“共牢而食,合卺而酳”,让学生体会汉民族含蓄之美的仪式感。

  任家瑜和郜林涛两位老师,在上器物文化选修课时,结合博物馆进校园活动,面向部分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不少人对于古代青铜、瓷器等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对此,他们在课堂中注意列举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名馆藏品,引发学生走进博物馆的好奇。考试时,他们又特意出题:请联系实际,分析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令人惊喜的是,一部分学生真的结合参观上博的感受作答。经济类153班张琪写道:“君子如玉,玉代表了高贵人格,它是风雅之物,可净化人的心灵。去上海博物馆,我主要观赏了唐宋玉器,宋朝的‘执子莲童’、唐朝的‘双风纹牌’等都雕刻得十分精美、纹理清晰,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玉器的高贵典雅以及巧夺天工的手艺。”

  将兴趣化为自主研究课题

  在文化中国中入戏许久,学生们自然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学公共管理的学生,体味着老子“不仁”之说,提出公共管理应是“不仁”之仁、实为“大仁”的主张,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在毕业设计中加入了民俗、戏曲的经典元素……

  甚至有的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化为自主研究课题。江玥曈、闫丰、郑司雨、王琦等几名分别来自药学、材料、化工和机械等学院的学生,在上完吴思增老师关于“成年礼”的课后,组成团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当代大学生成人仪式的调研及思考》,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的我们,逐渐被洋节、洋货所包围,在认知中以为从国外进来的才是时尚的、现代化的。”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文化导论课期中考试中,高分子材料155班的何恬蕾写出感悟,“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西方文明,更有中国贡献……”华理副校长胡宝国表示:“传统文化习得,有利于减少社会偏见、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塑造青年健全人格,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并提升自身修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