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文坛兴起“记忆文学”:以普通人生活史“重构”上海故事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记忆与印象,那么鲜亮,也那么含糊而羸弱,它们静然生发,迅速脱落与枯萎,随风消逝……如果我们回望,留取样本,是有意义的。”
书写《繁花》的作家金宇澄,近日以新作《回望》重述父母一代人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经历,以一个家庭的记忆为读者重建起那20余年上海社会生活的丰富细节。
金宇澄的回望,并非孤独的姿态。可以说,忆旧,是近来席卷上海文坛的风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3日发布2017年度《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之《上海文学发展报告》。这一文学蓝皮书指出,上海正有一批作家以清醒的自觉和意识创作“明显的记忆文学作品”,从而以文学方式建构起上海的当代社会生活史。他们或书写自己的青春记忆为上海留影,或借助于父母辈的故事去挖掘上海有别于“风花雪月”的灵魂深度。50后作家中,吴亮的《朝霞》与金宇澄的《繁花》《回望》足以激荡文坛。在70后作家当中,夏商的《东岸纪事》和路内的《慈悲》也分量十足。
上海向来被视为观察中国、代表中国的一个样本,是文学书写的重要对象。评论家杨扬指出,从茅盾的《子夜》到张爱玲的《金锁记》,从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到王安忆的《长恨歌》,逐渐塑造起上海的文学镜像。
眼下逐渐兴起的这股“记忆文学”风潮,恰恰是用笔墨描摹当代上海,聚焦于大时代中的普通人,从而以细密编织的普通上海人生活史之变迁重新构建“上海故事”。
在作家夏商的小说《东岸纪事》中,如今能与纽约曼哈顿一决繁华的浦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既乡土、又粗犷,与只有一江之隔的浦西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有爱情淳朴的恋人,也有“粗鄙的、泥沙俱下”的流氓瘪三。
作为“一部娓娓道来的上海乡村回忆录”,《东岸纪事》以对上海乡土气息和人情味的朴实书写,触发许多上海人的怀旧心结,也为读者揭开了文学世界中那一贯“精致优雅、小资、国际范儿”的大上海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是浦东开发前原始状态的亲历者,根据这段人生,我写了这部小说。现在繁华的上海是从乡村走来的,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生于1969年的夏商说,他要为故乡作一部另类传记。
70后作家路内擅写工人题材,此番他在小说《慈悲》中讲述上世纪50年代“前进化工厂”的故事,灵感和素材都源自他父亲的真实经历。
上海文学蓝皮书指出,上海作为新中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当年曾工厂林立,而“上海制造”更誉满全国。“中生代”上海作家路内等以父辈的记忆注入文字,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上海造像,填补了文学上海的重要空白。
“文学本来就是个人记忆的产物。一个人青少年时代的个人经历,往往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发酵,方能酿成陈酒。今天,这些作家正将他们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佳酿一一奉献出来。”文学蓝皮书执行主编陈占彪提出,当下上海文学的记忆文学热潮方兴未艾,且聚集了不同年龄层段的作家,逐渐为读者展示出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上海日常生活史的斑斑痕迹与丰富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