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导演丁黑执导,实力派演员宁静、张博、邢佳栋、张译文等主演的大型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大秦帝国》)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圆满收官,该剧的热播让原著小说《大秦帝国》又吸引了许多新读者。此时,距《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前西北大学法律教授孙皓晖写下该小说的第一个字已过去了24年,距该书初版也已将近10年。2012年,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秦帝国》经孙皓晖的修订,将历史知识进一步精确化、明晰化,叙事文风进一步整肃化、厚重化,畅销至今。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透露的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世纪版《大秦帝国》的月销量为1800余套,这套六部十一卷共计505万字的历史小说,究竟凭什么样的力量源源不断地俘获了一批又一批读者?
叙述尊重史实
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荧屏上戏说剧、清宫剧、宫斗剧占据着黄金时段;在历史小说领域,历史被消费、被解构、被娱乐化的现象盛行,而《大秦帝国》电视剧的热播和原著小说持久不衰的热销则让人们看到,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所传递的励志创新、奋进图强、自强不息的正能量,才是秦人先祖精神的写照,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两相比较,电视剧中删去了大量原著中的虚构人物与情节,增加了大量史料中的人物与情节,这样的改编虽有损于原著的艺术性和故事性,但史料中真实人物事件的加入却增加了故事情节的可靠性。”世纪文景总经理姚映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
作为历史文学作品,除了基于连接历史断点而生发的必要的文学虚构,以及基于集中体现历史精神而对局部人物关系的调整之外,《大秦帝国》对历史的叙述是忠实的。“《大秦帝国》中连绵不断的激烈冲突与无数英雄的风骨节操,是战国历史的真相,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对于史实与文学形式表达间的关系,孙皓晖如此阐述:“之所以选择文学形式,是因为那个时代太过遥远,人们已经很难有真切的感觉了。文学的细节真实是根基,大量鲜活的细节在历史研究著作中是无法呈现的。通过文学的细节,真实与生活质感,特定的历史风貌与历史精神才会涓涓细流般地渗透我们的感知,得到当代人的认同。当然,未必人人的感觉都如此,但让历史走进后人的精神世界,大约这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了。”
受众相互转换
《大秦帝国》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历程,因此小说本身就非常引人入胜,“必须把真正的历史写成一个大家乐意看的故事。写小说是简单的,但是写好看的小说很难,体现的是一种功力。作者创作的出发点是要让大家都看得懂并喜闻乐见。这在当代小说创作中非常难得,所以会有持续的生命力。”姚映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分析说。
电视剧的情节与小说有很大的出入。比如,有网友发现,原著中,孟尝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是一个正面角色,因此略过了孟尝君入秦为相和鸡鸣狗盗逃秦的故事,始终将孟尝君放在“合纵”一大领袖的位子上。而电视剧则将孟尝君塑造成了一个将鸡鸣狗盗之徒尽收门下,为一己私利毫不在乎阳谋大道的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当然,电视剧和小说的受众有重叠也有互动,有人因为看了电视剧再去觅书,成为孙皓晖的粉丝;也有人先看了书再去看电视剧。书和电视剧的并存,不同文化产品之间的互相带动,实现了人群之间的共鸣与转化,也形成了探究历史、追溯文明的氛围。
弘扬中华基因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认为:“正是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状态,才是大秦崛起的文化土壤。”
思想、灵魂贯穿于《大秦帝国》全篇,哪怕这思想、灵魂有所偏执,却敢于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对先秦思想各个流派、对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作出自己大胆的评判,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雷达在此前的小说研讨会上提出:“《大秦帝国》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气息,这些看法显然是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的。由于作品注意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问题,注意到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因而今天依然规范着我们的生命。”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