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红色文化现状及发展专家座谈会举办 让红色文化之声响彻上海
人民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曹玲娟)在近日于上海市社联举办的上海红色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专家座谈会现场,与会专家们表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是上海的重要城市符号之一,“‘红色文化’的阵营里,应该多出精品力作,克服平庸之作。”
参加座谈的专家包括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上海电影集团原副总裁汪天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诗人桂兴华,学者杨展业、孙琴安、何成钢,朗诵艺术家丁建华等。
“红色文化应该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原色,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提升。”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表示。他说,“以桂兴华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上海传承者,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鲜明文化符号,他们用诗歌,包括文学影视等各种方式来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并体现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精气神、正能量。”
红色诗人桂兴华,1993年创作出版了他的首部政治抒情长诗,其后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包括《邓小平之歌》《中国在赶考》之类的12部政治抒情长诗,以诗人的激情展示党的红色传承史诗般的画卷。在座谈会现场,他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应该理直气壮堂堂正正的充分展示红色文化,牢记党的诞生地的光荣和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诞生100周年的光辉节日。”
学者何成钢说,“红色是桂兴华这代人身上和精神家园最朴实的本色,也是我们这代人感情的凝聚,灵魂的凝聚。”他认为,红色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红色与社会历史实践的思想有机整合。“上海应当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实践、示范、引领之城。特别是如何在新媒体中推广传播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各界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教育,都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红色这两个字其实我觉得是在危机之中诞生的,我们研究红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还原。”上海电影集团原副总裁汪天云认为,“红色文化不是历史祭奠、不是抱团取暖,也不是家族记忆。现在红色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多元多体的时代,我们要把我们真正的真理,我们真正的经典,我们真正感人肺腑的东西,用很好的艺术手段来传递给年轻人。”
据悉,未来该项上海红色文化主题研讨沙龙将按期由上海市社联主办,包括学者、艺术家、作家、研究员等在内的专家学者们,将重点从理论上分析、讨论、总结,大力推进政治小说、政治影视剧以及主旋律的美术、音乐、教育等健康发展,提倡以艺术感染力,唤醒广大人民群众的记忆,以充满魅力的正能量作品增强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