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将再添4座郊野公园 乡村发展迎契机

2017-05-12 08:28:01|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今年申城将再添4座郊野公园 乡村发展迎契机

  图片默认标题

  就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0%的现代化大都市而言,上海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离不开乡村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乡村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也将成为上海迈向卓越,赋予城市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上海郊野公园将再开4座,为乡村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上海作为一个全球城市,在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居生活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要保留原真的自然主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各种新市镇、新城区。这也不禁让人思考,难道这就是发展的唯一的方式?传统文化会不会遇到断层?

  昨日,在廊下郊野公园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沙龙。现场,诸多专家学者、规划从业者、政府官员围绕新时代的乡村价值如何发掘、乡村低效存量建筑如何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者表示,郊野公园的实施正是保留了乡村原真的自然主义。

  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邵明介绍,从2000年以后的城市分布来看,随着市区人口的迁移以及外来人口的涌入,可以看到郊区人口明显剧增,“但从我们去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该如何建构未来的海派乡居呢?”

  陆邵明认为,首先乡居要从风貌上来看,“乡居要追求原真的自然主义,乡村就是乡村,我们建筑要有海派包容的特征,可以嫁接其他文化,感受乡野独特的风格。”另外,在设施方面,还要引入现代的社区设施。“大到基础医疗、教育和交通配套,细到洗澡、咖啡、无线覆盖,只有在有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后,才可以吸引人们过来。”

  郊野公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不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林水涵养功能,不改变原有自然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而是通过拆除区域内污染企业,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梳理、恢复自然生态功能,提升农耕文化和历史风貌,补充必要的休闲游憩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体验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的需要。

  譬如,廊下郊野公园充分挖掘当地独特资源,在万亩粮田大地景观充分发掘农地复合价值,枫叶岛红枫观赏深受市民追捧,山塘老街、山塘民俗苑已成为廊下镇的又一张闪亮名片,成为了学生的文艺实践基地,廊下土布服饰设计大赛挖掘了土布民俗文化,增加游客体验。郊野公园的实施将推动了乡村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结合,推动了乡村文化复兴,推动了城乡双向流动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与城市的两元共生。

  未来乡村生活要宜居宜业

  陆邵明介绍,从市民的体验角度说,乡村生活的核心是“闲居”,这里的生活既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不可能是充满压力的都市快节奏生活。“未来的海派乡居可以“容纳”你的压力,让你能回归到乡野,体面的生活。”

  陆邵明认为产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旅游、民宿都只是暂时的,只有产业才能把人留下来。”要从田园综合体上去考虑,结合这里的特产、休闲、娱乐把乡村带动起来。“通过养马、种植这样的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把更多的80后、90后带到乡野,这样即宜居又宜业,这样才能给乡居注入更多的活力。”

  如今,上海推进的“土地整治+”战略,通过推进土地整治与艺术、体育、农业众筹、自然教育等跨界融合,同样在郊野地区培育了新的业态,促进农民增收。以体育为例,在金山廊下,每年举办的田园半程马拉松比赛逐渐打响了知名度,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国家的数千名选手参赛。赛道沿途多处,还设置了打莲湘、腰鼓等当地特色的表演,这让人们在跑步途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别样的乡村魅力。

  更新不应一味地效仿城市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顾守柏在沙龙中特别谈到,过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城镇化路子都是往都市化的方向发展,“建设新社区、或者新都市,难道就是建设乡村唯一的方式吗?”

  乡村要更新,关键是纳什么新呢?是单纯的赶农民“上高楼”?廊下镇党委书记沈文说,乡村的更新如果是把乡村变成像城市那样,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像经济是转型不是转行。搞服装厂突然去搞房地产,那很有可能就会倒闭,乡村更新需要的是接纳城市新鲜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效仿。”

  以廊下为例,它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打造田园小镇。在廊下,东边是诸如食品加工的产业园区、中间是村镇,西边是郊野公园。“比如说我们草莓基地,原来的观念是生产草莓,把草莓卖到城市里。现在借鉴了城市的先进理念后,转型变成了1、2、3产融合,让市民们来采摘草莓,做草莓蛋糕和开展农间的绘画沙龙。让原本100亩地的价值变成300亩,升值很多。”

  全市规划21座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是上海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上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项目。2012年,上海启动郊野公园规划选址工作,在全市规划了21座郊野公园,并先期确定了7个各有特色的试点。

  和普通城市公园不同,郊野公园由上海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抓手,统筹和整合涉农政策和资金建设而成。这类公园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良好的田园风光、提供都市休闲游憩空间。

  2015年10月,金山廊下郊野公园率先开园。廊下郊野公园一开园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争相尝鲜。据廊下郊野公园运营办公室统计,开园第一个月5个双休日合计进出车辆15116辆次,游客64842人次。2016年,长兴岛、青西两个郊野公园陆续开园。

  昨日,记者从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获悉,2017年,位于嘉北、浦江、松南和广富林地区的剩余4个试点郊野公园将陆续开园。

  截至2015年底,上海土地整治建设生态开放空间193平方公里,大大优化了上海市域生态空间布局。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和郊野公园通过田间基础设施延伸和配套,多数建成了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扩容了乡村绿色空间。同时,通过疏浚河道和建设林网、岸坡防护绿化等改善区域田间小气候,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