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虽说是“齐步走”、“全覆盖”,但要分为生态型、宜居型、整洁型三种类型。
村里河道已被“开膛剖肚”,正处在整治之中,散发出阵阵臭味;不过,原本拥挤不堪的那条村路,已经被整修得开阔而干净,而路旁9家小企业也早已被清拆一空,摇身变成了小巧精致的“生态苑”……眼下,在闵行华漕镇王泥浜村,一场“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拉开序幕。
“许浦村大变样了,那么面上推广可行吗?闵行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保基本、全覆盖’,把面上百姓的感受度提升上来。”日前,在闵行区“美丽乡村”和“五违四必”整治现场推进会上,区委书记赵奇对全区干部进行了一场语重心长的“思想动员”。
据悉,今年开始,闵行区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除了50个处于拆迁中的村子外,其余82个村到明年底将全部建成“美丽乡村”。3月底,这82个村将全部完成“一村一方案”设计,到6月,全面推开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全覆盖”,但分三种类型
闵行要全覆盖的美丽乡村,到底会建成啥模样?记者在新出炉的《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中看到,“路要平、房要洁、水要清、树要盛、垃圾要分类、宅前屋后要干净、村民自治要管用”,成为该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不过,闵行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虽说是“齐步走”、“全覆盖”,但要分为生态型、宜居型、整洁型三种类型。
“生态型”美丽乡村,主要针对全区那些集建区外的永久保留村,简称“9+X”,包括9个保留保护村,以及若干个基础条件较好、农村原味较浓、街镇创建积极性较高的村庄,先行完成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再按照“因地制宜、宜游则游”原则,先行先试,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宜居型”美丽乡村,主要指除“生态型”美丽乡村外的那些集建区外村庄,以“村庄整洁美化、设施基本配套”为主要目标,对未开展村庄改造的村庄,加快推进村庄改造,对已改造的村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而“整洁型”美丽乡村,主要指集建区内保留5年以上的村庄,以“村庄干净卫生、村内宜绿则绿、水环境改善”为主要目标。
据介绍,记者近日参观的华漕镇王泥浜村,虽然村里已投入了几百万元资金进行道路、河道、绿化等改造,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由于该村处在集建区内,好几个村民小组已完成拆迁,不久的将来很可能要整建制撤村,所以,目前主要瞄准了“整洁型”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而华漕镇赵家村的严家湾,地处苏州河沿岸,附近有1000亩涵养林,村里还组建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属于生态基础良好的永久保留村,因此瞄准了“生态型”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去年一年,村里拆除5.8万平方米的居民违建、10.4万平方米的企业违建,如今,拆出来的空地,有的复垦成了农田,有的建成了绿地、生态停车场,村里呈现出“道路整洁、村宅秀美、田园风光旖旎”的景象。不仅如此,华漕镇计划沿着苏州河,北起许浦村、南至赵家村,打造10余公里的生态廊道,期间设计增添市民亲水平台、健身步道、文化休闲去处等,供市民休憩、健身、游玩。
只有“违建清零”,才有资格申报美丽乡村
“过去,我们也一直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但由于重在建设,并没有强化管理,而且百姓参与度不够,所以成效并不明显。”闵行区农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一轮全覆盖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从头到尾都要求村民百姓参与进来,方案设计先听百姓的需求,实施哪些项目由百姓选择,建成后,更要通过村民自治来进行管理,“村民必须是主体,政府部门只是帮村民来建设美丽家园”。
记者注意到,闵行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每个村都要制订出两个清单,一是建设项目清单,另一个则是自治管理清单。
其中,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清单,包括基础设施类、环境综合整治类、公共服务设施类等,主要指道路建设、雨污水排放处理、村庄公共环境整治、健身活动场所修建等。
而自治管理清单,则要求首先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加强来沪人员管理,并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美丽乡村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据介绍,闵行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采取自我申报的形式,项目资金则实施“以奖代补”的方式。而申报美丽乡村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是全村“违建清零”,只有这样,政府部门才同意出资帮村民一起来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