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张庙街道紧邻上海中心城区,辖区面积5.19平方公里,现有33个居民区40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7万。它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老旧住宅小区占80%,老年人口约占35%。在这里,小区基础设施老、管理水平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普遍存在,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突出“短板”。
近两年来,张庙街道认真贯彻市委“1+6”文件精神,以创建“和谐张庙、宜居张庙、绿色张庙”为主题,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拆建管帮”并举,大力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在党建的引领下,以“帮”为助推器,小区的自治共治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面对一个个焕然一新的小区,许多百姓感叹:“在这里住了20多年,这两年变化最大,真的很开心!”
问题导向:以“拆”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抓整治
曾经的泗塘五村,违建多得有些惊人。这个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小区,破墙开店已成常态,一些居民更是不放过任何一块可以占用的地方“圈地围垦”。五村的两个居委会曾做过一个统计,一居委居民破墙开门开店率为54%,二居委则高达88%。
张庙辖区内小区违法搭建、破墙开门问题相对突出,遍布泗塘、通河、呼玛三大片区多个居民区,涉及近6000户居民家庭。面对如此量大面广、繁重艰巨的拆违整治任务,张庙街道推行了住宅小区拆违整治“六先工作法”,着力破解小区拆违难题。
先采取发布微信息、张贴告知书、成立宣传队等形式,营造治理氛围,做到线上宣传与线下发动、正面教育与因势利导、面上覆盖与点上深化“三个同步”,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对涉及违法搭建的家庭普遍建立“一户一档”,做实“五个摸清”。即:摸清家庭经济情况、摸清居住人员构成、摸清当事人身体状况、摸清家庭困难情况、摸清拆违对象合理诉求。
随即,通过公开征询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群众意见,商定形成“四个一律”整治方案。即:占绿占道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占用公共部位洗衣及搭棚一律清除,破墙开门开店违法经营一律封闭,窗户规格尺寸一律统一。街道确定小区拆违和小区微更新整治方案,承担组织、协调责任,执法部门和物业承担拆违整治和小区微更新建设的协同推进责任,居民区党组织承担居民群众思想引导和解释工作责任。
从最硬的骨头啃起。张庙街道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以环境“脏乱差”问题最突出、整治难度最大的泗塘五村为突破口,率先推进住宅小区拆违整治,形成威慑力。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行联合巡查、联合告知、联合认定、联合执法,做到力量有保障;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每周例会现场开、督导检查现场看、协调服务现场抓,做到工作有保障;优先单列安排足额财政预算,做到资金有保障。
如今,泗塘五村内原有398户破墙开门开店,基本全部完成整改,形成张庙街道小区综合治理的1.0版本。其余小区的综合治理,则在此基础上借鉴并升级。
因地制宜:以“建”为新动能,加快小区微更新
为不断提升住宅小区宜居度,张庙街道因地制宜,坚持用“五个统一”,推进“十小工程”建设,加快小区“微更新”。
五个统一,即:统一项目范围,紧贴居民群众需求,着力推进小区安防设施、生活设施、养老设施等实事项目建设,加快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统一项目生成,采取“自下而上生成项目、自上而下推进工作”的运作方式,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小区实事项目。统一建设标准,坚持项目化、小型化的建设标准,累计安排约2亿元公共财政资金,推动小区“十小工程”建设,着力弥补在居家生活、安全出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资源不足。统一资金筹集,对售后公房小区实事建设项目,采取政府与业主共同出资的办法,参照区相关制度规定确定的出资标准,落实配套资金。统一组织实施,由街道牵头统筹,鼓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关联主体积极参与,通过引进专业团队,强化“十小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
十小工程,即:以小区道路、广场、绿化、亭廊、步道、路灯、坡道、健身、充电、停车等10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完善小区公共设施,弥补社区硬件的不足,丰富宜居社区的内涵,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新社区。努力达到以“小工程”撬动“大民生”的良好效应。
标本兼治:以“管”为支撑面,综合施策补短板
为完善住宅小区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张庙街道通过落实“一会五进”工作机制,补齐小区常态管理短板。
全面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由居民区党组织牵头,邀请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城管执法、社区民警、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方面的代表,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小区管理中热点、难点问题。
全面推进业委会专业指导进小区。针对小区业委会履职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托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平台,指导帮助业主开展业主大会组建、业主委员会换届选举、维修资金使用等自我管理服务,参与协调处理小区物业管理综合事务和矛盾纠纷。
全面推进物业监管进小区。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对所有小区物业公司“保洁、保绿、保安、保修”情况每月进行测评,实施全流程监督,评估结果与街道发放物业补贴挂钩,督促物业公司提升服务。
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进小区。着力完善网格管理职责清单,加强居民区网格管理工作站“五个一”标准化建设,落实每日一报、每日巡查、每周督查“三项机制”,健全问题“发现、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挂一块牌子、选一个专人、定一个工位、编一套制度、建一支队伍”,推进33个居民区网格管理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完善负面网格管理职责清单,问题发现率和及时处置率分别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全面推进城管执法进小区。坚持以城管执法力量下沉为契机,推动城管执法从街面管理向住宅小区拓展延伸,提升工作实效。划分城管执法四大片区,建立社区执法站点33个,实行划片包干,责任队员、工作制度、执法流程上墙公示,方便居民直接联系。
全面推进法律服务进小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专业律师团队,采取“定点式、入户式、网络式、会诊式”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等服务。
提升服务:以“情”为着眼点,优化宜居新社区
“提升服务群众规范化水平”是2017年张庙街道提出的重点工作要求,其中的服务包含了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多类社会群体,服务涉及行政、养老、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独立服务体系,为的就是将自身工作真正为张庙居民需求服务,让张庙的每一位居民都拥有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五色”分类服务。张庙街道将建立健全“五色”分类服务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数据的分析研判和综合应用;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落实兜底保障职能;优化融合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有家为老服务社、乐邻生活服务社,雅琴工作室”等10家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扎实推进“关爱功臣、温馨港湾、贫困救助、智障培训、居家医护”等特色服务项目,切实做到“困难群体有人帮、特殊人群有人管”。
优化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张庙街道将着力推进综合服务圈、社区托养服务圈、居民区活动圈、邻里互助圈、居家生活圈“五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15分钟社区为老服务生活圈;新增一批“异香康乐”为老服务分中心及站点,改造一批社区“一门式”服务点及老年活动室,推进一批适老型住房改造,安装一批助老楼道扶手,做实一批助老防跌倒“微实事”项目,持续优化“1+5+10+X”养老服务整体布局;推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老年食堂”建设,着力推进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工作。
加强“阳光工程”建设。张庙街道将紧贴残疾人群需求,健全完善残疾人服务措施,统筹健全“居家助残志愿服务社”,定期为部分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家政志愿服务;认真落实“残疾人居家养护、残疾人健康体检”政府实事项目,积极开展“陪伴常在”服务残疾人活动;加快推进“阳光家园”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残疾人服务示范社区。
完善社区事务服务管理下沉。张庙街道将厘清街道机关、窗口单位前台与后台职责,重点推进社区事务中心“一站式”下沉服务;探索完善网格化中心“常态化”下沉管理、综治中心“智能化”下沉监管、文化中心“社会化”下沉运作、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开放式”下沉服务平台和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张庙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着力推进服务群众规范化建设。张庙街道将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社区事务服务组织体系规范化、规章制度规范化、工作职责规范化、服务场所规范化、事务管理规范化、保障机制规范化等“六个规范化”建设;探索实行居民区“错时上下班制度”,着力提升“惠民、利民、便民”服务能力和效率。
党建引领:以“帮”为助推器,自治共治添活力
张庙街道将干部队伍的创新精神渗透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干部队伍在注重自身廉政化、高效化的同时,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社区各方力量的自治共治,推动张庙街道的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完善议事管理规范;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深化“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认真落实蹲点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完善“组团式、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张庙坚持项目化运作,通过开放活动场所、提供资源支持、参与公共服务等形式,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理事会“思想政治联学、公益项目联做、社区秩序联护、文化活动联谊”工作模式,促进区域共建共享;健全完善手机APP志愿服务平台,注重发挥居民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三级联动作用,做亮“互联网党建+公益庙妙连”特色项目,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持续推进群团改革,探索形成“党建、群建、社建”三建融合机制;完成街道总工会换届选举及基层工会组建工作。
深入开展“美丽张庙”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文明楼组评比、好人好事评选、志愿者风采展示”系列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组织举办第七届“老街·新居”市民文化节,广泛开展“异香大舞台、体育嘉年华、艺动新张庙”三大系列文化活动;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做亮张庙文化品牌,重点培育1-2个专业团队,积极争创“区群众文化星级示范团队”。
依托社区党建理事会平台,张庙街道引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岗位认领,依托家园自治理事会平台,发挥居民骨干的力量,着力完善“1+5+X”自治体系,积极推进“美丽小区、美丽楼道、美丽阳台”建设,将自治理念延伸进楼组,切实解决居民身边事、急难事。
依托社区代表会议平台,推动辖区100多家驻区单位,认领慈善爱心桥、就业快车道、健康帮帮医等“十大公益”服务项目56项。面向弱势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政府部门则深入推进“五色”分类服务,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帮扶项目,努力实现精准帮扶,兜牢民生大底。
与此同时,张庙街道积极推广“三六工作法”,即“三亮、三岗、六员、六微”工作法,着力强化社区楼组党建工作,发挥党员与楼组、党组织在小区的引领作用,为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三亮”。依托街道社区党建理事会平台,督促广大党员严格落实“双报到”制度。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立“三亮”信息公布栏,引导社区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亮出特长、亮清责任”,主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积极参与小区综合治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设立“三岗”。依托街道社区代表会议平台,紧贴居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物业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服务、健身娱乐、平安建设”等热点问题,在小区内设立“公共管理岗、公共服务岗、公共安全岗”,推进岗位认领落地,引导党员成为公共管理的参与者、公共服务的执行者、公共安全的维护者,助力美丽家园建设。
争做“六员”。依托社区家园自治理事会平台,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管好自家事、关心社区事、参与自治事”,着力增强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聚焦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引导党员争做“旗帜鲜明的政策宣传员、规行矩步的先锋示范员、上情下达的社区信息员、为公为民的基层服务员、善解人意的人民调解员、洁身自好的民主监督员”。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居民自治。
做实“六微”。依托“异香·张庙微社区”平台,建立党员帮带群、爱心互助群、社区共治群”,引导党员收集“微建议”、上好“微党课”、开展“微活动”、立好“微项目”、推行“微公益”、做实“微服务”,用网络党建凝聚起时代先锋正能量,让居民群众不出小区就得实惠。紧贴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结合区委开展的“我与群众心连心”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带家庭、带邻居、带楼组”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带动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互帮互助,协调邻里关系,参与社区共治。
经过持续用力、全力推进,张庙街道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十小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昔日乱哄哄的老旧小区如今普遍旧貌换新颜:违法搭建拆除了,休闲绿地增多了,小区道路通畅了,居住环境变美了,便民服务健全了……社区环境面貌的大改善赢得了千家万户的纷纷点赞,使基层党组织的威信明显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夯实。张庙小区综合治理工作,从起步阶段的泗塘五村1.0版本,逐步升级为泗塘二村2.0版本、呼玛二村的3.0版本,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逐步增强。
面对今后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张庙街道将继续提升“三个公共”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创新型、服务型、健康型、友好型、智慧型“五型社区”建设,着力打造一个日新月异的美丽张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