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3400万人在上海走近科学

2017-04-07 13:56:53|来源:东方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东方网记者解敏、曹磊4月7日报道:“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养猫的吗?豹虽然和猫长得很像,但它的爪子却不像猫一样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才能帮助猎豹在高速奔跑时更好地减速转弯。”在上海科技馆的动物世界展区,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的王益熙正用最简明直白的方式讲解着猎豹脚爪的构造。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 被孩子们围住的王益熙正进行科普讲解

   每一场讲解,王益熙都会仔细观察参观者的兴趣爱好,应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激发参观者的科学好奇心。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个好的讲解员自身就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能引导孩子走进场馆后不再是简单地玩耍,而是在兴趣驱动下学习、探究科学知识和科技精神。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十二五”期间,上海平均每年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达9万次(场),参加人数超过3400万人(次)。科技节(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影响广泛。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正逐渐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扇窗口。

  当讲解员转身成为科学老师

  王益熙已经扎根科技馆一线讲解工作十多年。刚刚获得2017年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的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切身体会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对科普越来越大的需求。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 工作中的“科学老师”王益熙

   “复读机一般背诵简介的方式再也不能满足今时今日参观者们的需求。大多数受众,尤其是孩子,并不会对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有兴趣,他喜欢的可能只是众多展品中的一枚昆虫。”科学需要理性,但理解、传播科学更多地需要感性。王益熙说,好的讲解员,可以把展品讲活、讲透、讲出趣味。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猎豹脚爪的构造,王益熙通过研究,将猫与豹的脚爪做对比,在讲到“抓地力”这一概念时还启发孩子联想车子轮胎的花纹,加深理解。

  除了讲解方式的转变,上海科技馆也开始通过教育课程的研发深度组合、挖掘展品的科普功能。2010年开设科学小讲台,2015年至2016年,相继开设了“达人带你逛”、”STEM科技馆奇妙日”,”科迷工作坊”等教育课程。仅2016年,上海科技馆就开发了基础类、拓展类、综合类三大类别的教育活动和10余个子项教育活动,对外实施的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就达3861场,受益观众达6600余人次。

  “现在我们更多地被称为科学老师”,王益熙说,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她工作的重点。在每一期新课程上线之前,转型成为科学老师的她都要和团队伙伴一起,先找到课程中的知识点、原理,配以新颖的讲解表现形式,通过试讲、专家评审才能向公众推出。

  如果要问,申城周末最热门的科普场馆有哪些?上海自然博物馆无疑名列其中。同样是教育课程,自博馆早在筹建之初,就把教育课程纳入规划体系之中。如今,一到周末,家长带着孩子,手拿“任务单”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在自博馆最有人气的“小小博物家”教育活动项目中,参与者可在预约时间段内自由选择1个主题资源包,利用博物馆笔记、配套工具,仔细观察包内提供的自然物,再动手操作,完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每完成一个任务,就能集一枚印章。

  “这种激励对孩子充满吸引力。”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的徐蕾说,有的孩子仅仅用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了全部11个任务,孩子们已经把博物馆作为自己周末活动必去的地方。而在57个主题的自然探索移动课堂,孩子们可以通过实践、授课、自我探索,学习到与自然相关的各种知识。

  作为自博馆教育课程设计和研发者之一,徐蕾告诉记者,眼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受并喜欢上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有教育专家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在国外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综合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下国内学生最为缺乏的。

  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带来的最直观体现是上海青少年的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数据显示,上海每年约有3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刚刚收官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例,今年大赛共收到参赛选手提交的5753份申报材料,较上届大赛增加40%,再次刷新纪录。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4438项、青少年科技创意1079项。近3年来,大赛参赛人数呈现两位数增长。

  科普志愿者: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 上海科普志愿者总队服务于国际自然保护周

  近年来,上海市区两级政府持续加大科普投入,形成了以两家综合性科普场馆为龙头、50家专题性科普场馆为骨干、255家基础性科普基地为支撑、79家社区创新屋等为补充的科普场馆体系,为公众提供丰富立体的科普资源。在上海举行的每一场大型科普活动的现场,总有一支忙碌的志愿者队伍闪现其中。这支纯公益性质的“体制外”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3年底。总队下属8个直属分队,其中6个分队由来自高校的志愿者组成。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胡凌豪自大二起加入志愿者服务总队,至今已有4年。从一名普通志愿者到现在成为高校分队的负责人,加入志愿者这个家庭,让他发现自己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喜悦,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学须以致用,知行须以合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胡凌豪和团队一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摸索出了一套农产品有害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该项目获得了当年(2014年)上海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而长期参与科普志愿者活动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好的科学方法应更贴近民生、更实用。此后他积极和专家、科普志愿者们一起,将这一检测方法在五角场、天目西路等街道面向社区居民推广,介绍其中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令居民通过更科学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学生志愿者,总队还与1500多名专家型志愿者合作,开展不定期的流动科普。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李静俊介绍,其实许多领域的专家都有面向大众做科普的意愿,渴望把一些自身领域有用的知识向更多人传播,却往往苦于没有平台,而科普志愿者服务总队所做的正是将专家智库与普通市民的求知需求连成了一条线。

  于是越来越多贴近民生时事的科普主题活动开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互动交流成为科普活动的“必选项目”。李静俊举例说,总队曾与上海东方医院合作举办过应急救援的现场演示,由专家为市民讲解心肺复苏、心脏按摩等急救知识以及操作方式,广受好评。“让百姓真正接触到他们需要的、对生活有益有助的科普知识,才是举办每一场科普活动的价值体现。”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说明: 专家志愿者进社区举行公共安全科普活动

   李静俊说,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的初衷只是为开展科普活动搭建一个服务型的平台,但经过3年多的实践,总队正在向一个不断完善的科普教育提供方不断转型。整个城市被带动起来的科普氛围也让他们自身意识到必须要不断前行、发展。截至2016年底,总队共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700余场,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3000人次,间接受众达数百万,范围覆盖中外学者、科普教育工作者、学生、白领、社区居民等。

  在上海这座城市,每天都有人在许许多多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从事着科普的工作,他们或是博物馆里的一名讲解员、或是社区中的一名科学知识宣传大使,他们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澄清谬误,帮孩子们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科普工作者,可能只是这个城市中无数工种中很不起眼的一个,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城市的科学精神才得以不断传播,这个城市人民的科学素养才得以不断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