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依托文化资源 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2017-03-08 16:39:04|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它是全市16个区中面积最小的中心城区,但是,在黄浦区,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在这儿,有25所百年老校名校,有全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第一所现代学制的小学、第一所教会女子中学以及最早中外合作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中学、近代第一所职校,沿袭着十里洋场的繁华,也散发着幽幽古韵。

  因此,在黄浦区的中小学,丰富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身边的博物馆、艺术馆成为师生的第二课堂。“我们要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黄浦区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资源,让校园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说。

  走出校门,创15分钟学习圈

  曹光彪小学距离上海博物馆只有步行15分钟路程,从2011年起,一门名为“走进博物馆”的课程受到孩子们欢迎。每学期,孩子们要带着任务探访上博五个展馆。在这儿,青铜、玉石、书画不再是孩子们眼前一晃而过的展品,而成为真正在他们心中散发魅力的珍宝。在参观玉器馆前,孩子们先要学习课文《完璧归赵》,然后再带着问题博物馆实地探访,去探寻“良渚和龙山是什么意思”“玉琮在古代派什么用场”“‘战国重环谷纹玉壁’中的‘战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回校后,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用彩泥设计制作玉器纹样,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学生从网上搜集材料,完成小报制作。

  而在重新开放的大世界,上海商贸旅游学校的学生们每周都会出现在三楼的“非遗传习厅”,这一站厅集合了20所职业院校的“非遗”作品,旨在为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学习、体验、培训的平台,商贸旅游学校同学们带来的面塑、顾绣、砚刻、嘉定竹刻、老凤祥银饰制作等技艺,每周人气很旺。校长李小华介绍,非遗的“香味”同样飘进校园,自从2014年上海嘉定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和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入选“非遗”后,做小笼包和烧本帮菜,成为该校烹饪专业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身处校园,感受传统体验

  每周三,在大同中学高一教室,青年教师陈珏的《中国文博视界》拓展课准时开讲,今天的主题则围绕汉服展开。创设近十年来,这门看似“高冷”的课程每一届都有忠实拥趸,师生谈古论今,以中国文物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请来上海博物馆专家走进课堂,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活字印刷”活动中,同学们除了欣赏有关印刷术的视频及老师活字印刷的示范后,也一步一步亲身体验了古老的中华印刷术的各个环节;“手工造纸”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了纸的起源发展、文化演变、艺术创新等,还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得到了一张完全由自己制作的纸张;清明时节,从设计到制作,小小纸鸢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感受纸鸢漫天的民俗风情。

  深处黄浦江畔,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在其“中外文化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个性特长设计课程,让孩子们在“放眼世界”的同时,亲近他们身边正在消逝的弄堂,亲近上海本土文化。。从二年级起,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生肖文化、中国建筑、中国服饰、中国特色剧种、中国汉字、二十四节气和诗词吟诵等,慢慢进入课堂。老师们买来话梅糖、梨膏糖、五香豆和炒米花来请学生品尝,孩子门一边吃一边听着老师给他们讲解这些食品的来历,学一学相关的上海话童谣,在“上海建筑”一课中,学生变身小导游,通过绘画、制作小书签等形式介绍上海。弄堂游戏时间,孩子们在弹弹珠、跳房子、跳橡皮筋、贯结子、踢毽子等活动中,了解上海的历史,游戏的由来,体验童真童趣中的中国智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