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加装电梯 可有成功秘笈

2017-02-24 13:55:20|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图片默认标题

图说:紫云苑1-4号楼刚竣工的电梯粉刷上了米黄色和浅灰色,和原有外观十分协调 新民晚报记者刘歆/摄

图片默认标题

图说:东银茗苑18号楼新装的电梯面板是玻璃的,光线一点也没遮挡 种楠/摄

  随着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已成为一大“刚需”,也是众多市民热切盼望的“民生工程”。去年下半年,市有关部门对加装电梯的流程及审批程序作了简化和规范,促进了这项工作的推进。进入2017年,又有不少多层居民楼成功装上了电梯。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几处刚刚装上电梯的多层住宅楼,见到不少“悬空老人”轻松上下楼,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居委早动员

  低层给支持

  普陀区爱建新村

  新年春节刚过,位于普陀区杨柳青路的爱建新村5号楼的居民们喜笑颜开地聚在了一起,因为楼道里的新电梯试运行了!

  在试乘电梯的人群中,有好几位平时难得出门的“悬空老人”。80多岁的吴阿婆住在6楼,6层高的楼梯一直是她出门的拦路虎,平时家里烧的菜全靠女儿送来,或是邻居帮忙带回。如今有了电梯,上上下下就没烦恼了。80多岁的崔师傅住在502室,原来爬不动楼梯,只能在走廊里走走,现在每天都能下楼到花园里锻炼身体了。住在四楼的罗老伯86岁,患有癌症,原来不怎么出门,现在有了电梯,几天前自己去了趟超市。他说,万一身体不舒服要去医院,也方便多了。

  爱建新村虽说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但建设标准很高,清一色六层楼,房型从6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到12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都有,小区开阔,绿化漂亮。因为爱建新村是上海第一批“侨汇房”,当时是一些外贸、航运单位用外汇买下来分给职工的。不过,30年过去了,最早的住户从当年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变成了如今的耄耋老人。

  2015年,看到同样属于长征镇的怒江苑成功加装了电梯,爱建新村的居民都动心了。这时,居民区党总支看到居民的需求,马上组织一些居民前往怒江苑学习成功经验,并联系相关公司实地勘察加梯条件。党总支书记胡祖明说:“小区很多居民对加装电梯很有兴趣,但是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要把事情做在前头。他们年纪都大了,不能让大家一番折腾后,才发现并不符合加装电梯的条件。”

  5号楼居民意愿最强烈,而且条件好,有一个原先的垃圾通道位置可以加装电梯。2015年7月,5号楼最先启动了加梯工程。501室的范维珍牵头成立了居民加梯自治小组、资金管理小组。在征询意见时,一楼居民很支持,二楼居民也很爽快:“好,要出多少钱你们说!”不少居民表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就这样,楼内意愿征询100%通过,第二次全小区业主征询,在居委会和业委会的帮助下,同意率也达到90%。

  之后,加梯自治小组“货比三家”,选择了电梯供应商和建造企业。范维珍清楚地记得,2015年最后一天,他们与筑福集团签订了电梯代建的合同。之后,一些申请、审批手续都由代建企业来办理,居民省了不少力气。半年后,手续办完,又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电梯终于竣工,总共花费62万元。电梯可载7人,载重550公斤,轮椅也可以放入,而且电梯平层入户,住户不需走半层。

  电梯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小区居民的影响,党总支、自治小组、施工方经反复协商,决定将电梯框架在工厂做好,再整体安装。但是,电梯框架无法从小区大门运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居民区党总支与正在小区周边施工的地铁15号线现场指挥部及交警部门联系。在两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共同配合,整装电梯从地铁15号线施工工地里,由吊车顺利从外墙吊入小区。

  5号楼电梯装好了,让其他居民羡慕不已。最近,爱建新村4号、12号、16号楼的居民也纷纷行动起来,筹建加梯自治小组。

  1号样板楼

  拷贝不走样

  杨浦区东银茗苑

  去年7月,本报刊登了《多层居民楼装“观光电梯”》的新闻:位于周家嘴路2001弄的东银茗苑小区1号楼业主自主协商筹资,为所住的7层住宅楼装上电梯,花费不到30万元。半年过去了,小区内另一栋多层住宅楼——18号楼,外墙也多出了一部一模一样的“观光电梯”!住在5楼的孙慈忠和胡成英老夫妇激动地说:“这下,阿拉房子可以不要‘动’了!”

  东银茗苑是2002年落成的商品房小区,共21幢楼,其中19幢是高层、小高层,只有1号和18号是多层住宅楼。孙慈忠和妻子都已70多岁。他们说,十多年前搬进来的时候,走5层楼还没问题,但是这两年,实在爬不动了。年纪一天天大上去,今后怎么办?他们无数次地想过这个问题:“搬家?除了没电梯,对小区、房型、朝向都很满意;而且这么大年纪,搬家实在是力不从心!”

  在1号楼启动加装电梯工程,让老夫妇看到了希望。1号楼加装电梯的牵头人高毅给了他们很多帮助,把1号楼的方案、图纸统统“拷贝”给18号楼,还帮他们办手续。胡成英是楼组长,人头熟,挨家挨户征询意见,邻居们大部分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不过他们都一致赞同,费用分摊方案也顺利通过。去年下半年,在杨浦区有关部门及江浦街道的支持下,全部手续顺利办完,经过几个月的建造,电梯于春节前竣工并通过了验收。

  记者在现场看到,因为房屋结构原因,电梯是半层入户,需要走8级楼梯,因为多开了一扇门,所以费用比1号楼多出了几万元,总费用32万元。这部电梯有一个优点,由于面板是玻璃的,所以光线一点也没有遮挡。

  “今年春节,阿拉过得最开心了。亲戚朋友来玩,看到电梯都赞不绝口。301室有个小宝宝,婴儿车直接放在电梯里就上来了!”孙慈忠笑着说。而电梯的维修和电费,第一年由电梯公司包了,今后就全部交给物业,物业管理费从1.05元增加到1.5元,和小区里其他电梯房一样。

  4年“持久战”

  4栋齐“变身”

  长宁区虹桥紫云苑

  前几天,记者来到位于紫云西路50弄的虹桥紫云苑,只见1-4号楼外墙各有一排凸起,那是刚刚竣工的电梯和走廊,米黄色和浅灰色,和原有的外墙十分协调。居民们感慨道:一场打了4年的“持久战”终于胜利了!

  虹桥紫云苑小区属于空军上海仙霞路干休所,2005年10月竣工,均为6层的楼房,一二层为商业用房。由于小区里的中老年人居多,十多年过去了,不少住户步入了耄耋之年,上下楼梯越来越不方便。据统计,1-4号共有住户32户,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6人。

  4年前,业主们就萌发了给住房加装电梯的念头,空军上海仙霞路干休所也十分支持,并开展了前期征询工作。可是,由于电梯加装工程各环节头绪多,涉及面广,干休所和业主奔波了3年,还走了不少弯路,方案也几经修改。第一个方案是半层入户,但不少居民认为不方便,如果坐轮椅还是没法直接进屋,于是再修改方案,在外墙增加连接电梯的走廊,工程量增加。

  4栋住宅楼要一起装电梯,这在上海还是第一例。长宁区房管局、市房修协会对此十分关心,多次去实地察看情况。当办理施工手续过程中碰到困难时,市房修协会还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沟通,为项目顺利开工打下基础,此外,还为业主推荐了信誉比较好的电梯供应商。去年6月,1-4号楼获得了施工许可证。业主们4年的“持久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又经过半年的施工,终于在春节前竣工了。电梯选用的是三菱品牌,可乘11人,载重825公斤。

  68岁的章宗新阿姨家住6楼。她高兴地说,小区居民对电梯工程很满意,每家都出了费用。装了电梯以后生活出行都方便多了。“老伴有心脏病,没装电梯之前犯病了,120急救医生从六楼把病人抬下去,非常不方便,现在就放心多了。”她说。

  相关链接

  目前,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承担上海的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咨询、指导的任务,一本详细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南》正在编写中。咨询电话:52821660;52897155转817、815。(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邵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