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竟能达到18%?这样“看上去很美”的宣传,暗藏陷阱,未可全信。今天上午,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了一份针对上海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调查研究,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1/3的实际收益率仅为最低预期收益率。市消保委表示,产品预期收益率易导致误解、投资管理过程不够透明、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已成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三宗罪”。
投资者认为风险较低
在去年一项针对2011名老人的调查表明,约11.3%的老人购买过理财产品,其中有22.8%会买银行推荐的结构化理财产品,76.9%认为其风险较低。
而此次研究的样本,包括17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627只产品,囊括8种挂钩标的。在长达一年的业界访谈、专家论证等后,发布评价。
结果显示,约35%产品银行内部评为风险最低的一级,近60%为风险较低的二级,与消费者的印象相符。信息披露一次或两次的超过半数。13只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程度最高,评为五星,占2.07%,251款评为四星,占40.03%。
收益率“看上去很美”
虽然风险不高,但收益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此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很容易让人误解,因预期收益率区间较大、收益结构复杂、实现概率未知等原因,投资者容易高估。而在实际中,到期收益率水平整体偏低。
比如,华侨银行的股添利2015年第17期股票挂钩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8%,预期最低收益率0,实际收益率为0。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609期”,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5%,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8.5%,实际收益率仅为1.5%……在预期收益率区间大于6%的8款产品中,有6款的最终收益率都只是最低收益率。
在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512期”的条款中,虽表述“预期年化收益为2-15%”,但产品结构很复杂,达到15%最高收益率的条件非常严苛,概率极小。若取产品发行前后各30天的交易日数据来模拟,实际收益率多为2-3%。
“这种产品的结构很复杂,但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可能购买时只记住了15%的最高收益率,但购买后对收益率的直观感受却是2-3%。”研究人员说。
10%的预期收益,最终只有0.63%
研究中还发布了一份“不靠谱银行表”,预期最高收益率非常诱人的产品,最终实现水平很低。恒生、江苏、华侨、光大、华夏等银行位于前列,预期最高收益高于4.38%(2016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的产品中,平均最高收益实现程度均在30%以下,恒生和江苏银行甚至仅为6.3%和11.2%,也就是说,若消费者被告知收益率为10%,但最终只有0.63%和1.12%。
此外,专家还表示,此类产品的投资管理过程不透明,包括不公布交易对手信息,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不明确,产品费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在公开信息披露时,产品说明书缺乏统一规范,信息可得性不强,不便于投资者比较。而对比英国相似产品,监管部门规定产品必须披露交易对手信息。
产品设计应“多讲点良心”
对此,上师大商学院院长茆训诚表示,未来10年银行不可能再主导市场,银行应有危机感。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主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正透明,游戏方是否对游戏规则达成共识。但很多银行心存侥幸,想多摄取利润,因此“主动性不对称”。
“产品不能伤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要保证消费者最低收益,不能仅有预期区间,却没有概率。市场越有效,银行的长期收益是递增的,银行应放眼长远。”他建议,银行应加大力度培养理财产品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正。
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则表示:“即使合同中写明最低收益率,但消费者看重并记住的,都是最高收益率。”他提醒消费者,商业银行运作都有成本,购买时应仔细辨别。而银行也应少玩点技术,多讲点良心,对消费者负责。
【相关链接】
何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类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其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大致可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