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惯“二房东”的传统商业尝试“新零售”

2017-02-21 12:04:3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昨天,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在沪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全业态融合创新、新零售技术研发、高效供应链整合、会员系统互通、支付金融互联、物流体系协同等6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多场景新消费体验。  

  重构传统商业要素  

  “2017年是阿里巴巴‘新零售’元年,‘新零售’第一站我们选择上海,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我们选择百联集团。”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这样提及“新零售”概念。

  何为“新零售”?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解释,“新零售”不仅是线上线下融合,更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领先技术为驱动,面向线上线下全客群,提供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的新型零售模式。“新零售”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人、货、场”等传统商业要素重构,包括重构生产流程、重构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重构消费体验等。每个企业都将走向数据公司,完成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洞察、可服务。

  去年10月13日,马云在一封致股东的公开信中首次提出:“电子商务本身正在迅速成为一个旧的概念。未来30年,我们将会面临线上、线下、物流数据供应链相结合的新零售行业。”据介绍,阿里巴巴自去年10月提出“新零售”战略后,始终致力于以其互联网、大数据、物流和支付等能力帮助商家和零售业合作伙伴完成商业重构。仅在2016年“双11”期间,天猫商家实现线上线上打通的门店就超过100万家,近10万家线下门店全面实现电子化。

  业内人士指出,“新零售”时代到来,是一场传统商业对过去30年固守的“二房东”“引厂进店”模式的自我“革命”,将重构“零供关系”和消费者关系,让商业的生态圈更和谐。  

  吃现成饭不再可行  

  百联集团董事长、总裁叶永明表示:“新消费时代,需要新零售模式,商业零售企业需要创新与变革,以适应这一消费变化的趋势。目前的传统商业,实际上经营的不是商品,而是在经营商业地产、商业渠道和商业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引厂进店,联营联销。不仅是百联,全球不少商业巨头都是如此。而‘新零售’的核心是聚焦商品本身,聚焦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回归商业的本源。”

  上海市场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信康告诉记者,目前沪上传统商业,特别是百货业,绝大多数仍固守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流行的经营模式——做引厂进店的“二房东”。你也是“二房东”,我也是“二房东”,其结果就是千店一面,热门品牌你抢我也抢,同质化竞争严重。

  由于是“二房东”,商家更关注租金、扣点、进场费、上架费、堆头费、账期……甚至所谓的营业员其实也不过是“厂方人员”。“厂方人员”的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以如今大多数百货商厦都有的小家电柜台为例,由于毛利率较高,大多以售卖进口厨卫家电为主,像烤炉、咖啡机、洗碗机、多门冰箱、扫地机、擦窗机等,能够“拉花”的咖啡机,动辄二三千元,能够360度转向的轻便型扫地机五六千元也不稀奇……这些商品刚进入国内普通消费者的视线,特别需要营业员详细介绍。“事实上,能把这些商品讲透的营业员真不多。不少营业员还是90后,在家不扫地、不做饭,何来兴趣研究?”

  由于是“二房东”,国际同行已运用得十分娴熟的“买手制”、自有品牌开发等经营手段,本土的传统商业因为躺着吃现成饭,一直进展缓慢。业内人士都知道,“买手制””和自有品牌开发,有助于锁定客户群,形成差异化竞争,且能获得比赚取批零差价或“吃扣点”更高的毛利率。但开展这些经营活动,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要资金,也需要能懂消费者的心。反观“新零售”时代到来,它所采用的大数据核心技术,能精准把握消费者当下需求,还能预测消费者未来的消费需求,这正是开展以销定采的“买手制”和以销定产的“自有品牌”最好的秘密武器。  

  网购平台遭到吐槽  

  当传统商业热切拥抱“互联网+”时,一些网购平台却开始出现不和谐现象——进驻网购平台的企业“吐槽”:如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超市、卖场、百货商厦一样,网购平台的进场费、平台使用费、上架费、广告促销费、排名费、交易佣金或交易服务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层层加码;有的平台还利用“霸王条款”,制订价格不菲的风险抵押金、保证金等;一些强势网购平台甚至不按合同约定,随意拖延入驻商家的账期,把昔日在实体商业全盛时期恶劣零供关系的“活报剧”平移到“互联网+零售”时代……

  多年前,一位超市大佬曾说:“开新店根本无需银行贷款,利用进场费,利用账期的时间差,就能滚动开发。”事实证明,当年连锁零售业的超常规发展速度,也埋下了扩张过度、单店盈利能力低下,最后资金链断裂的隐忧……一位业内人士说:“希望此次合作中,百联把以往传统商业发展的教训带给‘新零售’,让这一新模式走得更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