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记者孙丽萍、许晓青)“世间再无梁山伯”!一代越剧宗师范瑞娟2017年2月17日以93岁高龄在上海华东医院驾鹤西去,海内外纷纷缅怀致敬。
因越剧而生
从浙江嵊县到上海,范瑞娟和“越剧十姐妹”们带领越剧从一个地方小戏成长为一个全国性剧种,见证越剧百年,可谓因越剧而生。论及这一辈分,越剧迷甚至会亲切地唤范瑞娟一声“老祖宗”。
1935年,11岁的范瑞娟入龙凤舞台科班学小生,14岁时,跟随人称“三花不如一娟”的姚水娟等赴上海演出。17岁那年,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4年,范瑞娟和袁雪芬合力“新越剧”改革,翌年二人首次合作《梁祝哀史》。范瑞娟大胆吸收京剧“反二黄”曲调,和琴师周宝才合作,发展出隽永的“弦下腔”,在“山伯临终”的最哀伤时用,最能表现悲愤情绪。
漫长舞台生涯中,范瑞娟开创了越剧流派中的“范派”艺术。她一身正气,能演将军;呆头呆脑,能演山伯。再加上自己设计的小唱腔、小身段、小调度、小道具,让戏中人物个个分明,成为经典,这便是艺术大家的魅力。
结缘《梁祝》
结缘《梁祝》,无疑是范瑞娟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姻缘”。范瑞娟、袁雪芬主演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这部影片不仅风靡国内,而且走出国门,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
在上海电影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范瑞娟上世纪50年代在电影摄像机镜头前出演梁山伯时穿戴的一套水蓝色戏服及书生头巾。据上影集团介绍,上影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电影银幕,备受中外瞩目,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电影史记载,这部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海内外盛演不衰,其在香港公演十年,累计观众超过百万。其中,1954年在港首度公演,就创下连映3个半月、观众达52万余人次的高上座率,到1963年四度重映时,观众也有将近10万,可谓百看不厌。
范瑞娟与袁雪芬,两位越剧大师分别扮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谓珠联璧合。1954年,这部越剧电影荣获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同年,这部电影在北京、上海等地公映,影片完整地记录了越剧舞台上的优美表演和唱词,并以富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山水画为布景,深受观众喜爱。
越剧《梁祝》也让范瑞娟与海内外戏迷、影迷结下绵绵情谊。她饰演的梁山伯兼具“呆萌”憨厚与大气俊朗,一吟一唱都俘获人心。
其人也真,其艺也淳
中国戏曲的顶尖演员为数不少,但能够开宗立派的却为数寥寥。追寻范瑞娟的艺术人生,评论界认为“其人也真,其艺也淳”,人品、艺品的浑然一体,成就其舞台光辉。
知名戏迷“老信”说,范瑞娟先生的表演是多么真诚,一举一动都发乎内心、由内而外,并因此呈现出天然可爱、大巧不工、重斧深凿的厚重风格。
“越剧王子”赵志刚回忆,范瑞娟先生的艺德人品堪称后辈楷模。每逢越剧后辈们需要提携指点,她总是无私相助,倾囊相授。“每一次国内发生水灾、地震,她在慈善义演方面也冲在最前。”
而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说,范瑞娟虽为越剧宗师,行事为人皆低调真实、质朴无华。上海越剧院曾为范瑞娟举办“一代风华——范瑞娟专场”,策划会结束后,80岁的范瑞娟坚持自己打车离开。见钱惠丽执意要送,范老竟然疾步如小跑离开。“范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她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很低,对艺术的要求很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