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老友记”:我的养老不离家

2017-02-13 14:02:18|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南翔镇德园社区老年人口密集,社区内德华二村的一间两室一厅,是这里的睦邻助餐点,居住在附近的二十多个独居老人,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来“报到”,互聊家常、互解心结,欢笑声不断,大家都说这里人情味很足,“邻里关系就像回到过去的农村一样。”这样的睦邻点在上海郊区遍地开花,它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各个社区肌理,在市郊养老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正在探索突破农村养老的“瓶颈”,让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示范睦邻点的建设,而2016年上海10大养老服务优秀案例中,就有奉贤区“四堂间”农村宅基睦邻点。

  有人倾诉越活越年轻

  德园社区距离南翔镇不远,记者采访当日恰逢上海降温,小区内行人寥寥,但走近德华二村的睦邻助餐点,远远就听到了阵阵笑声。两室一厅的房子被二十几位老人挤得满满当当,一张三人沙发上坐了5个人。75岁的屠恒余在这里算是“小阿弟”,哥哥姐姐们都称呼他“敲背先生”,平时只要谁颈肩不舒服,就会让他“捏一捏、揉一揉”。

  这一天“享受服务”的是89岁的王俊老人,王俊是这里最年长的“寿星”,虚岁90岁了,大家都叫他“90后”。王俊并不是南翔本地人,5年前老伴过世,他将市区宜川路的房子卖了,一半的钱给儿子在南翔买了一套经适房,另一半就在德华二村为自己买了一间小屋,“刚来的时候也不习惯,毕竟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我这个‘新来的老头子’”。社区志愿者将他介绍到助餐点,“一开始以为就是在这里吃一顿午饭,没想到,第一天吃完饭听大家拉起家常,就不想走了。”

  王俊是多年的老党员,也是一个热心人,时间长了,“弟弟妹妹”们的家长里短都愿意和他说,“因为我整天都是笑呵呵的,别人问我问题,我也尽量往好的地方开导,所以他们都叫我‘老笑星’”。“他助”加上“自助”,王俊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看,我黑头发都长出来了,这可不是染的,哈哈。”

  “老人和老人在一起,这样的作用是子女和社工都无法代替的”,召集人老应告诉记者。2016年6月,南翔镇政府投入经费,在老年人口密集的德园社区设立了这个服务点,每天为26名独居老人提供午餐,一顿饭7元,符合低保标准的可以减免5元,并安排专职人员照料。“子女工作忙,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独居老人一肚子话却没人讲,自然情绪不佳。而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的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有了倾诉,时间一长身体就好了。问题就在相互聊天和嘻嘻哈哈中解决了。”

  闲聊中,老人们会相互提醒防止电信诈骗和滥用保健品的危害,“我们这个小区,推销保健品的没有市场。”闲暇时,他们还会结伴出游,“南翔老街不过瘾,我们又去了七宝老街”。无论是“90后”的王俊还是“70后”的屠恒余,都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

  南翔镇是全国敬老模范镇,经过近10年的努力,南翔镇已经构建起一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由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睦邻点(助餐点)构成的三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到每个居委会。而在嘉定区,睦邻点已经接近1500个,实现全区12个街镇216个社区居委会全覆盖。

  熟人社区增加归属感

  元宵佳节,家住奉贤区柘林镇华亭村的83岁汪正芳照例来到村里的“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和乡里乡亲碰头,“一起做汤圆、猜灯谜,别提多热闹了!”

  截至去年年末,奉贤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约14.6万人。其中,近半为农村老人,且以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居多。随着时代发展,子女逐渐向城镇中心搬迁生活,现有农村老人助餐点、日间照料服务又难以满足农村老人多元化服务需求。2015年,奉贤区整合各类资源,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创新建立了农村宅基睦邻点—“四堂间”(“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为老人提供快乐健康便利,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始终拥有家园感、归属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建立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108家。

  “一个人在农村生活,吃饭也很随便。”华亭村82岁村民徐秀英说,自从村里建起了“四堂间”,自己只要出3元,就能吃到一荤一素一汤的午饭,“现在,我和老伴每天午饭都翻花样,远在城区的子女知道后都很高兴、很放心。”据了解,每个“四堂间”以老年人自我承担费用为主,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予以适当资助,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同时,由老年基金会项目化运作,签约募集运作保障资金,并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检查指导,保障老人们的活动安全有序。

  在华亭村村支书何春峰看来,“四堂间”让冷冷清清的农村找回了欢声笑语,“有的老人没有来,其他老人就会关心,甚至还会上门,过去乡村的人情味又回来了。”

  除了助餐、精神慰藉,“四堂间”还赋予了很多新内涵。奉贤区庄行镇吕桥村,一幢白色连排农舍正对着大片农田。屋子虽然不大,但装修风格却颇为“小清新”:蓝白相间的主色调配上一些木质挂件,屋后的庭院内种满了各种草药,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一间地中海风情的青年旅舍。门口一块铜牌上写着屋子的名字:“吕桥百草堂”。这里是奉贤区庄行镇睦邻“四堂间”之一。

  每个月,这里都会迎来一支义诊服务队,免费给老人测血糖、量血压,60多岁的村民沈新娣告诉记者,老人们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写在需求本上,镇里定期有人来看。以缴纳水费、电费难为例,老人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缴纳水费、电费,去年,镇里就在四堂间里增设了水费、电费代收点,“老人们再也不用费心费力跑到城区去办事了。”

  据了解,到“十三五”,奉贤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将达到500家。

  三大瓶颈探索新方向

  “我们农村老人,一般不愿意去养老院,相熟的人说一句‘你儿子白养了’,脸都丢尽了。”在睦邻点采访,很多老人都这样说。

  上海是全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普遍在城区工作、生活,老年人留守郊区的空巢现象越来越多,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单靠家庭养老不行;单靠机构养老不行;单靠模仿引进市区的日托站、长者照护之家也不行。这是农村养老面临的三大瓶颈。“有些在市区发挥大作用的社区养老新模式因投资成本高、郊区农村宅基布局分散等原因遭遇‘水土不服’”。

  这样的背景下,从需求侧、供给侧两方面着手,在中心城区和农村探索不同的近家养老新模式,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以奉贤为例,地域面积大,人口密度低,老龄人口增速大,养老服务覆盖难度高。2016年,奉贤区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奉贤十三五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发展家庭服务”“康复养老”“营造智慧养老环境”“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嘉定区则在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加大对存量养老机构改造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嘉定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要求通过改造利用社区现有公共设施或闲置物业资源,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综合养老服务。

  小小一个宅基睦邻点,串起“熟人社会”,也渐渐自然“生长”出了社区共治的居民参与平台,创造着自下而上建构社区共同体的新经验。居民们彼此畅谈心声,其乐融融。陌生的邻居熟悉了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了起来,寂寞的楼道热闹了起来,不但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变动的生活需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的传统邻里文化也在这里得到有效传承与弘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