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2017-12-29 16:03:25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彭丽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上海龙华古寺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彭丽):2017年12月26日,上海微网专访上海龙华古寺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沈沪林,1957 年出生,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诗词学会理事。曾供职于上海中国画院,现为上海龙华古寺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曾任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市文化局干部学校大专班书法艺术教师多年。2015 年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春和景明——沈沪林艺术作品展”。著有《春和景明——沈沪林艺术作品》等。2016年7月,在兰心大戏院举办”重温精典 · 追寻旧梦”沈沪林演唱会。

  沈沪林多才多艺,诗书画戏自成性格。近年来,沈沪林参加了不少上海市书法大展和中日、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并多次于上海逸夫舞台、上海兰心大戏院等处登台亮嗓,文艺助兴。曾受上海京剧院、上海天蟾京剧中心举办“原创京剧暨名家名段交响音乐会”特邀,作为嘉宾登台献艺。又应美国纽约博兰文化交流中心之邀,赴美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的书法作品《诫子书》(诸葛亮文)。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名师出高徒”,著名书法家周慧珺老师是您的恩师,您和周慧珺先生的缘分开始于何时?

  沈沪林:我是进入中国画院后与周慧珺先生结缘,并真正意义上的与书法结缘。能进入画院,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事。在短暂地接受“五七干校”的劳动锻炼后,1975年我被上海市文化局分配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进入画院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服务的竟都是程十发、谢稚柳、陈佩秋、周慧珺等书画名家。这顿时唤起了我内心深处一个心愿。那时青年学生填一些表格的时候,都有一栏叫‘特长’,别的同学都会钢琴、舞蹈,我很羡慕,因为我什么也不会。那一栏空着,心里觉得空空荡荡的,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个特长。就是怀着“要有个特长”这样质朴的初衷,我开始在工作之余默默地练习书法。 自己摸索着临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天,终于按捺不住,忐忑不安地拿着自己临的帖去向周慧珺先生请教。周先生很耐心地为我分析了临习的优缺点,甚至从用笔要点讲到如何理解原帖神韵等等,并告诉我:“我们是同事,学习上有困难,可随时来。”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1987年春节周慧珺先生(左四)参加沈沪林(左三)的婚礼(右三为沈沪林的夫人)。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的书法颇得周慧珺先生真传,在书法的研习中,周先生对您的指导让您印象最深的是?

  沈沪林: 我受周慧珺老师多年教诲,老师典雅、遒劲的书风和独特的个性,影响着书坛,也深深地感染着我。在周慧珺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从颜真卿的楷书入手。周慧珺老师主张学习书法应“取法乎上”,不主张学生学写自己的字。历史上的名家法帖浩如烟海,学习者能否看准某一个帖子,与之心会神通、趣味相投,能否在一个帖子上“稳住”,决定了学习者是否跟书法“有缘”。我将目光聚焦在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上,每天临帖不断,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时常对着帖子出神。如此朝夕相处、浸润其中,为的就是“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帖去”。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为恩师周慧珺先生六十大寿庆贺。沈沪林 供图

  周慧珺先生在书法上成就卓著,声名远播,但在我心目中,生活中的周先生却是一个完全没有名家架子的艺术家。请周先生批改临习的作品,其中写得好的地方,周先生用两个圆圈在字旁标注。要是有写得不够火候的地方,周先生也从不虚意褒奖,而是直言不讳。

  写字需要个人情感的倾注,因此书家的个人修养十分重要。周先生告诉我,王羲之和颜真卿这样的大书法家为世所推重,不仅仅因为其书法成就,更因为他们极具政治和文学才干,是国家的栋梁。陆游有“功夫在诗外”之说。周先生知道因为“文革”的影响,我在文化知识上存在一些短板,所以常告诫我要多读古书,增加涵养。我对老师的话非常上心,有一次周先生悉心关照下不久,我就向老师汇报,将《前赤壁赋》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画院组织职工读书会和古文研读班,我也获好评并得奖。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熟悉您的朋友都知道,您是非常资深的京剧票友,尤其擅长唱老生。

  沈沪林:我从小喜爱“唱”,那个时代唱的最多的就是现代京剧,也叫“样板戏”。后来到上海中国画院工作,那些书法、绘画的大家和老师,都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程十发先生,京剧、昆曲都十分内行;陈佩秋老师对京剧谭富英、余叔岩、马连良的流派稔熟于胸,年轻时都看过他们的演出;周慧珺老师更是痴迷京剧,有阵子在睡以前,都要哼两段才能入睡,用她的话就是“甜蜜地入睡”。

  那时候,画院每年春节都要聚一次。1990年,我们在南伶酒家聚会,光是聚谈、吃喝,没有气氛;我也是年轻胆大,也算是有一条好嗓子,就自告奋勇上去唱了,唱的是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竟得到了唐云、朱屺瞻等众多老艺术家的赞赏。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京剧演唱会现场。沈沪林 供图

  1993年,我们画院为了广交朋友,弘扬传统艺术,在胶州路上开办了“博士茶艺馆”,实际上是一家画廊。开张那天,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家们,包括那时刚刚调到上海的尚长荣先生,都来贺喜、献唱。可是我们画院是主人,没有人上去唱,有些煞风景。那天在场的林曦明、毛国伦、张桂铭等老师也说,我们画院应该有人唱。于是,我就大胆上台,当着那么多专业的京剧演员,不知高低的亮开嗓子和着乐队唱了一段《红灯记》。现在想想,那时连板眼也肯定不对。第二天,画院开会,院长程十发先生特地把我拉到他的身边,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听说你昨天唱了,很好;胆子大,老好。但是,既然要学,就要与懂戏的票友、特别是专业的演员多交朋友,向他们好好学,才能有进步。一段暖心的话语,好似是我京剧痴迷的润滑剂,至今难忘。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与恩师童祥苓、张南云先生夫妇合影。沈沪林 供图

  周慧珺老师更是要求我,不但要唱现代戏,更要好好学一些传统戏,谭富英、余叔岩、杨宝森等京剧前辈的经典剧目都可以学。

      说来也是我的运气好,我在学唱传统戏的过程中,认识了京剧名家童祥苓老师的公子童孝天,我们两人很投缘。于是,孝天兄安排我与他爸妈见面。2016年中秋佳节之际,童祥苓老师收我为徒,圆了我学习京剧的梦想,这是童老师首次招徒。9月10日,在闵行本木苑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是日新秋,群贤毕至,共同见证了我这美好时刻和神圣殊胜的因缘。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据悉,2016年7月,您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个人音乐会,并由当代名家陈佩秋先生题写“重温精典 追寻旧梦——沈沪林先生演唱会”,取得圆满成功。

  沈沪林:是的,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去年7月,我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成功举办了个人演唱会。这次演唱会由上海诗词学会和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主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张民权主持,京胡乐队也都是上海京剧院一流名家的伴奏。德高望重的陈佩秋先生为演唱会题词并赠送花篮祝贺。恩师周慧珺先生不畏酷暑,抱病来到现场与各界领导嘉宾一道为我助阵。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演唱会现场。沈沪林 供图

  演唱会近三个小时,我演唱的曲目既有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精彩选段,也有传统经典骨子老戏《空城计》、《洪羊洞》、《捉放曹》、《打渔杀家》、《四郎探母》之精华唱段;民歌有《骏马奔驰跑边疆》、《赞歌》、《敖包相会》等;古琴伴唱李白诗《关山月》;最后有现场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巨幅书法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台晚会是京剧与书法的跨界演绎,也是我的汇报演出,很感谢恩师佳友的鼎力支持。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沈沪林在专场演唱会上现场挥毫。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京剧和书法都是您的挚爱,京剧的演绎和书法的创作这两者是否有关系?

  沈沪林:多年的学艺生涯,使我发现书法艺术与京剧艺术在重气韵、重写意和流派纷呈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京剧和书法都要花很大的心思去研习,但京剧和书法在许多方面却是息息相通的。京剧非常讲究韵味的醇厚,讲究精气神的统一,京剧的音韵是提溜着,追求“云遮月”的空灵,每个音在发音上都是往上提的;书法的线条也是提溜着的,书法尤其讲究线条,强调线条的含金量。京剧和书法都表现忠孝节义、高台教化的综合美学的价值取向;京剧的吐字唱腔讲究字头、字腹、字尾,与书法的用笔讲究起笔、行笔、收笔也可等类而观;京剧和书法都讲究流畅和迟涩相结合。中国文化的各种形式其实内在的根是一体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华民族表现最高尚美好的情怀也是一脉相承的。审美方式均以抽象欣赏来表现最美好的瞬间,又以形神兼备、想象的真实来刻画;再以超以象外的追求、以形而上的美学思想来演绎,以高超的技艺来表现惟美的艺术。具体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疏密有致、刚柔相济等的处理把握,均体现着哲学的思辨,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格局。而在文化的传承中,前辈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以及对后人的精心培育提携、不拘泥古等智慧品德尤为重要。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陈佩秋先生为沈沪林看画谈艺。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如果说书法和京剧是您的最爱,那么绘画无疑是您的“新宠”。您的绘画创作与谢稚柳和陈佩秋两位大师的“鼓励”有关。您的国画以精简、概括的手法为主,涉笔成趣、别有韵味。

  沈沪林:1976年,我第一次去乌鲁木齐路的谢稚柳、陈佩秋老师家中,帮他们五楼阳台的简易房子进行修缮。中午11点左右,刚刚起床的谢老来到我身旁,说你是画院的?继而说,你年纪轻轻的,在画院就应该学点本领(他指的是书法绘画)。谢老也许看出我年轻书生的样子,点拨和连问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鞭策,同时也点亮了我对绘画艺术的喜爱追求的心灵,为我推开了绘画的大门。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陈佩秋先生为沈沪林演唱会题辞祝贺。沈沪林 供图

  1994年,我们画院与日本墨滴会举办交流展,按照领导布置,我去谢老家组稿。展会结束后,我去谢老家归还借用的展品,同时呈上展品的画册。谢老在这本画册中发现了也有我写的《望湖楼醉书》作品,鼓励我说,你的字写得很流畅、有个性。谢老说,你今天还我的作品,我要把它送给你,作为对你的奖励。

  2016年7月25日我的个人演唱会,陈佩秋老师欣然提笔挥毫,为我题写“重温精典 追寻旧梦——沈沪林先生演唱会”,还说要买票看我的演出,给了我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莫大鼓励。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京剧大师童祥苓(右一)八十大寿,沈沪林(左一)赠送书法嵌名联(中间为童祥苓夫人张南云)。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大师八十大寿上,特以他和爱人张南云两人名字,作了一幅嵌名联“祥地南山添福寿,苓风云树送清香”。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杨逸明说:“护林写诗,语言流畅,情韵深厚。”在出版的《春和景明——沈沪林艺术作品集》里,也有您创作的百余首诗词楹联。

  沈沪林:琴棋书画我都喜欢,中华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中国画院的程十发、陆俨少、应野平、等前辈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出口成章。这是非常吸引我的。对诗词创作,我也钟情于斯,故经常参加诗创雅集聚会,以诗达情、以文会友。

  龙华寺的照诚法师是海内外知名的高僧,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很多文化人在接触到照诚法师之后都诧异地说:“原来方丈是诗人!”因为方丈爱写诗,所以在龙华寺经常聚集诸多学者和许多爱写诗的朋友。从2005 年起,照诚法师每年都在龙华寺发起“华林雅集”和诗会,深受大和尚的智慧启迪,在这样“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氛围中,我参与其中,边创作边学习,受诸多大诗翁的影响,自然对于诗词创作有所体会,也慢慢的多有酬唱之作。故寺院刊有《花语心香》问世,记载了诸多诗人的美好情怀与感受。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陈佩秋先生(左二)谈画(左一为照诚大和尚、右一为沈沪林)。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什么样的机缘使您告别画院,“跳槽”到了龙华寺任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

  沈沪林:我现在能在龙华古寺供职,要感谢陈佩秋老师的推荐。1997年,陈老师让我给当时的方丈明旸大和尚献画,遂与照诚法师结缘。从那以后,便经常到龙华寺做义工,给寺里的书画班学员们上课。照诚法师升座以后,以“文化弘扬佛法,以佛法弘扬文化”为宗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尤其对书法绘画艺术十分衷情与热爱。2004年,陈佩秋先生极力推荐我到龙华寺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后,我作别工作了30年的画院,来到千年古刹龙华寺。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签发标题)华林书画院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原标题)华林书画院业务室主任沈沪林:春和景明 艺图心境

  照诚大和尚(左一)、陈佩秋先生(中)与沈沪林(右一)一起赏画谈艺。沈沪林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入寺院后为三宝护法居士,法名“护林”与沪林同音,朋友们因您生活中从来都是开朗乐观的样子,便给了您“快乐护林”的雅称。您在撰写并发表于报章的《感恩国粹》一文中说,逢佛缘,来到龙华寺是您心中的第“三福”。请谈谈您对佛学的感悟。

  沈沪林:是京剧和书画的国粹艺术赐予我乐趣,“将至美而游于至乐”,用忘我的激情来表达对于美的感受,追求心灵的咏唱,领悟“活泼泼”的禅意。佛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佛学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哲学,强调平常心和大自在的美的境界。佛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红尘中修法,事情做好就是一种禅的境界,就是一种大智慧。领悟佛学的真谛,让人们可以更加从容的去做一些事,做好一些事;才能把自己的精神、情怀,以明亮而多彩、率真而严谨、灵动而含蓄、自然而无拘无束地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我们在宣纸上散步,于旋律中解读,境界将会更加从容和宏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