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品“Discovery”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9-01-08 14:33:28|来源:东方网|编辑:刘征宇 |责编:李胜兰

  东方网记者解敏1月8日报道:今天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获得。此外还颁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技术发明奖6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授奖总数比2017年增加5项。

  上海连续第17年获奖比例超过10%

  上海今年共有47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5%,连续第17年获奖比例超过10%。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47项获奖项目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占全国3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的7.9%;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其中,牵头完成3项),占全国6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10.4%;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7项(其中,牵头完成23项),占全国17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1.4%。

  在历届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上海一批从事、热心和践行科普的科技工作者多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全国共评选出3个科普获奖项目,上海占有2项,反映出上海在科普工作方面硕果累累。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也将单独设立“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

上海出品“Discovery”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影视作品“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造上海出品“Discovery” 输送40多个国家

  一套由上海科技馆出品的自然题材影视作品“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目二等奖。这是一部深入介绍我国濒危珍稀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系列科普片,该系列从2009年开始拍摄。此次获奖系列片中的6部作品,选取了2015年1月之前制作完成的,《中国大鲵》《扬子鳄》《震旦鸦雀》《岩羊》《文昌鱼》和《川金丝猴》等6部作品。截至目前为止,这一系列科普片实际上已经总共拍摄了13部作品。

  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自然题材影视作品是对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最为有效的手段。我国电视荧屏上播出的多数是有由国外机构摄制,展示世界其它地区自然、生态状况的作品。这部科普系列片首次在科普片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一种以科学家为主导,科普、影视专业人员合作创作科普片的模式。在科学家全程主持下,影片吸收了最新科研成果,利用多种摄影手段和计算机图形技术,形成多学科交叉、整合的创新型科普片创作模式,多角度地展现和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系列片将物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典故融入到影片中,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科学描述与艺术加工相互结合,既为科学传播增加了文化意蕴,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以生活习性为主线、生物演化为脉络,选取的6个物种涵盖了头索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展现了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演化路径。

  这套系列片还先后在CCTV9、纪实频道、香港TVB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等国内外10余个公共电视频道,搜狐、爱奇艺等新媒体网站,和国内外上百家科普场馆、数十所大中小学、以及地铁、航空等公共媒体渠道传播,覆盖到40多个国家上亿人次观众。

上海出品“Discovery”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灾难逃生自救丛书 从灾民变身自救者和施救者

  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曾亲历汶川地震救灾现场,救援工作中他深切感受到,灾难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生命损失,除了地震本身强度之外,民众缺乏灾难逃生自救的意识和技能也是重要原因。刘中民说,有时候灾民自身也可以成为自救者和施救者。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灾难发生时,有90%的生命救援来自家人、邻居、社区的自救与互救。因此如何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开展科学的逃生和自救,就尤为关键。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在灾难救援方面有着丰富实践能力的刘中民,决定着手编纂一套针对民众的灾难逃生自救科普丛书。他于2012年发起并联合国内十多位经验丰富的灾难医学专家,编写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通过漫画手法,普及灾难逃生自救技术和知识,让民众掌握基本避险救灾逃生技能。

  该丛书涵盖地震、海啸、火灾、交通事故、泥石流等15种主要灾难救援,共15分册,是国内首部灾难逃生避险科普漫画丛书,为普及灾难医学教育提供了首个系统读物。丛书采用看图说话、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也便于低龄青少年理解和掌握。书中通过对以往灾难救援经验的总结,宣介逃生、救助常识与技巧。注重在介绍正确的逃生原则与常识的同时纠正公众的一些错误的逃生观念与方法,正反结合;十分有效地从大众传媒的层面将灾难科普引入公众的视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