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铭记真相 舞剧《记忆深处》还原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

2018-11-12 11:13:19|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用艺术铭记真相 舞剧《记忆深处》还原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

图说:舞剧《记忆深处》海报(官方图)

  肃穆的吟唱声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名单在幕前显现,仅剩的94个还亮着的名字提醒着观众,这段沉痛的历史正渐行渐远,但它却不该也不能被遗忘。昨晚,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江苏文化周的舞台上,舞剧《记忆深处》用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视角,记录亲历者们真实的记忆。

  有观众说:“这是一部舞台上的纪录片。”这源于整部剧剧本的严格取材。在这样一场浩劫之中,从受害者到侵略者,形形色色的人都成为真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忆深处》以张纯如的探寻为线索,将一个个不同角色铺陈开来。每个人物既是真实存在的具体的历史人物,又同时代表着战乱之中的某类人群。舞剧从多重视角,还原了最真实的记忆。

  在日本军队的铁蹄践踏下,手无寸铁的人们背缚双手,一个接着一个跌落万人坑,场面悲壮而绝望。一袭白裙游离在悲惨命运之外的张纯如通过手中的资料,神游回那个残忍血腥的场景。她为受害人民们痛苦,却仍无力改变过去,最终以笔为刃奋起反抗,揭露罪恶的真相。她的挣扎,是无数后来者为铭记历史而付出的努力。

用艺术铭记真相 舞剧《记忆深处》还原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

图说:《记忆深处》演出图(官方图)

  以东史郎为首的日本兵跨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到台前,戴上银色面具的他们宛如杀人机器,看不见的不仅是面容,更是消失的人性。没有戴上面具的东史郎逐渐被“魔鬼”们同化,留存的良知在罪恶的洪流之中被淹没。但最终,他还是不能彻底戴上面具,泯灭作为人的良知,东史郎七次谢罪,终于以罪人之姿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残暴行径的证人。

  直面侵略者的残忍,以幸存者身份站在舞台上的角色李秀英成为了中国人民勇气与坚强的代名词。与三个日本兵顽强搏斗,身中37刀,经受日军凌辱,她依旧活了下来,以性命控诉罪行。她坚定地活着,成为了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活证据”。

  传教士魏特琳在胸口划着十字,祈求上帝庇护围在她身边的中国女人们;德国人约翰·拉贝则扯着一面“南京难民区”的巨大旗帜,不断收容四处奔逃的人民。作为救助者,他们在暴行面前挺身而出,却又往往势单力薄。

  一幕幕血淋淋的真切场景都是从《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东史郎日记》以及李秀英口述历史等真实史料中摘取。最终,它们组成了立体的、有机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记忆。

用艺术铭记真相 舞剧《记忆深处》还原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

图说:《记忆深处》演出图(官方图)

  导演佟睿睿说:“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记忆深处》是对真相的揭露,也是对历史的高度提炼。”作为舞剧,为观众还原沉痛心情的方式却不仅仅是“记录”。作曲家郭思达的配乐成为剧中的“催泪弹”。沉重压抑的鼓点随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而反复响起,大提琴的低吟在缓缓哀悼被凌辱而亡的姑娘们,在时而激昂时而悲伤的音乐中,演员们的舞姿也时张时合,极具爆发力和感染力,不断击中观众们的心灵。

  配合张纯如的意识流手法,舞台背景也放弃了实景,采用了一块纯白的梯形吊顶悬挂在舞台正中。它像张纯如写作的书,又像埋葬着无数受害者的纪念碑,更像是一处能吞噬生灵的巨大虎口。让生于平安年代的观众,切身感受到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压抑和绝望。

  在鲜血渐渐淡去,哭嚎渐渐平息的今天,每一个年轻的中国人,都需要通过这样的作品铭记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