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村一品牌 宝山打造家门口的“百姓舞台”

2018-10-19 09:46:46|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2018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手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及各区政府,全力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 “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 (中心)服务功能”,立足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助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通过多级联动、多方联合、下沉资源,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夯实本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本系列专题将分期呈现16个区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以期更深度、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上海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之现状,并以此展现上海涵养文化生态、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积极作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一村一居一舞台

  在宝山区大场镇华欣苑小区,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新华民乐队”。乐队由当地的民乐爱好者组成,居委会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与排练场地,合力传承江南丝竹。“大场江南丝竹”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新华民乐队同样有着为百姓服务的优良传统。每年,乐队都会反哺社区,将悠扬的乐声送到敬老院、居民小区、老年活动室和学校,“江南丝竹”成为此地的特色文化名片。这是宝山活跃的基层文化之缩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众文空间

  今年年初,“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被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此,宝山区在构建“春之樱、夏之邮、秋之艺、冬之阅”文化四季品牌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目光聚焦到基层居村,通过构建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打造 “众文空间”、“一村一居一舞台”等惠民实事项目,推出“宝山大剧荟”、“宝山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宝山星舞台”等惠民活动,源源不断地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也积极培育居村群文团队,扎实提升全区420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让每一位宝山百姓都能有满满的文化获得感。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宝山星舞台展示展演活动

  一村一居一舞台 夯实硬件基础

  宝山区地处上海市东北部,位于长江、黄浦江、吴淞江三水交汇之处,江风海韵、文脉深厚,是中国近代自主开埠的策源地,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和现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宝山民间文化独具特色,罗店龙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另有市级非遗项目7个,区级非遗项目25个。罗店镇、月浦镇、顾村镇、罗泾镇更获评为2018-2020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罗店镇被上海市推荐参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宝山文化资源丰富,聚焦老百姓对更高品质、更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需要利用好现有资源,努力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及精准度,让文化资源下沉到居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驿站,而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宝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一川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

  近年来,宝山区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基础,“人人共享、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宝山拥有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宝山区图书馆、宝山区文化馆、月浦文化馆等市、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木文化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奇石博物馆、3D打印博物馆等各具特色的社会博物馆、陈列馆共39家。为进一步扩充文化设施服务覆盖面,让百姓就近、就便、自主选择文化场馆,宝山区探索形成“政府+社会”设施网络,成立宝山区博物馆联盟,依托市民文化节等各类载体和平台,促进区内各类文化场馆间的联合联动,让公共文化服务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目前,全区各类文化设施总面积达36.3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0.18平方米,“15分钟文化圈”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作为上海北部的人口导入区与城市功能转型承载区,宝山百姓的文化需求十分旺盛。为了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区文广局聚焦抬高底部,加大文化经费投入,扎实推进“一村一居一舞台”区政府实事项目,对多功能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标准化的灯光、音响配置,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文化舞台。截止目前,宝山已有“一村一居一舞台”134个,到今年年底,还将完成15个,使总数提升至149个。此外,宝山还创新实施星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和星级群众文艺团队评选,在评选出73个星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和89个星级文艺团队的基础上,选取7个星级综合活动室打造各具特色的“众文空间”,注入新的功能内涵,进一步改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和环境,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呼玛二村公共客厅

  百姓“点单”政府“端菜” 供需精准对接

  对于居村文化活动室而言,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是基础,而文化资源的注入、文化活动的开展则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最有力证明。大场镇观阑泓郡、泓汇地标两个小区都由经纬城市绿洲第三居委统一管理,由于小区内年轻人居多,居委会便把文化活动的重点放在亲子项目上。每年暑假,为期一月、活动次数多达20次的“家园夏令营”成为居民一致肯定的亮点品牌。夏令营倡导趣味教学,以动手类和文博类场馆参观为主,目前已经步入第七年,学生也从最初的60多位扩展到现在的200多位。有位家长感慨:“居委会的活动越办越精彩,孩子们在活动室就能锻炼动手能力,学到课外知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插花导赏课进入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

  除了居委会自发组织的活动,依托市、区、街镇、居村的四级公共文化配送网络,戏曲导赏、健康讲座、非遗体验、手工活动、诗词赏析等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动被送进 “家门口”的文化活动室。宝山区坚持以“需求侧”指导“供给侧”,深化配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区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实现公共文化配送从“政府为主体单一输出”向“社会主体参与多元供给”转变,通过精心组织策划,覆盖全区村居,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工作向偏远村委倾斜,年均配送各类文化服务活动3500余场,受益人次达60万余人次。

  百姓家门口的“公益影院”同样月月开张,区文化部门精心策划实施覆盖全区村居的文化网络,将政府“送菜”和百姓“点菜”供需有机对接,为每个行政村提供至少每月1场的公益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年均放映3千余场公益电影,服务百姓达40万人次。同时,宝山以现有62个农家书屋为阵地,进一步提升书屋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能级,全年配送各类图书1万余册,并为每一个书屋配送30种报刊杂志,不断延伸农家书屋服务触角,让基层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著名昆剧艺术名家谷好好为宝山百姓带来昆剧导赏课

  “文化需要熏陶,并通过实践养成。政府职能部门要做的是做大做强公共文化资源库,让百姓有更多的文化大餐可以选、可以点、可以品。”王一川说。为此,宝山创新推出“宝山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按照音乐、美术、文学、建筑、舞蹈、戏剧、电影七大艺术门类,建立300场艺术导赏资源库,以多方师资融合的方式,构建专业、高效的艺术导赏师资团,打造层次递进的艺术导赏系统网络。对于导赏计划感兴趣的居村活动室、文创园区、文化中心等都可以参与“点单”。

  在原有基础上,宝山还升级打造了“宝山大剧荟”惠民项目。围绕“月月有好戏”集聚沪上和外省市优秀剧团,4年来引进京剧《贞观盛事》、芭蕾舞剧《天鹅湖》、昆剧《临川四梦》等30多部经典剧目,参与市民达4万多人次。采取区、街镇两级财政投入与公益票价补贴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高雅艺术欣赏 “门槛”,形成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态势,让广大老百姓在感受艺术、乐享经典中提升艺术欣赏水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月浦镇专场

  多方合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截止目前,宝山区已顺利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验收工作,通过验收的居村点位数达376个,共完成89.5%的点位验收,年底前将全覆盖完成点位验收工作。

  “总体验收情况较好,随着实事项目的深入推进,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区文广局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市民文化节的蓬勃开展和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深入推进,“老来乐”“社区纳凉晚会”等一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百姓身边,活动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品质、合口味的文化服务,切实丰富充实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是一场持久战。宝山区文广局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加强基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夯实“硬件”基础,加强“软件”建设,同步介绍推广优秀居村点位案例,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目前,罗泾镇西塘村文化空间、庙行镇绿地阅读室、友谊路街道陈伯吹儿童文学主题阅览室、宝山月浦竹工艺展示体验区等多个“众文空间”已积极立项,将通过文化空间再造和文化资源注入两部分内容,在软硬件设施方面施策加力,真正让市民在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百姓舞台”有所乐、有所学。同时,还将以打造“一居一村一品牌”为契机,有机结合“宝山星级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宝山星级群众文艺团队”创建与“宝山星舞台”赛事等星级系列评选活动,持续激发百姓参与文化的热情与文艺创作的激情,挖掘创建过程中的先进团队与典型案例,切实提升工作质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因地制宜 打造一居村一品牌

  “激活”居村文化氛围,活跃居村文化生态,离不开居村群文团队的反哺与贡献,也离不开文化能人的带头作用。在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宝山区通过经费、排练厅、演出场地等支持举措,积极孵化基层群文团队,挖掘源自社区的文化带头人。

  如今,走进任意一家居村文化活动室,都能看到合唱队在唱歌、舞蹈队在排练,手工坊热热闹闹。各个居村的群文团队、群文项目和而不同,有的重在“乡土情怀”,有的重在中西合璧,有的重在文化传承,可谓实现了“一居村一品牌”。

  坐落在月浦镇申浦路中冶尚园288弄和月塘路宝月花园268弄的宝月尚园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面积共500多平方米,2014年7月正式建成。过去,活动室以棋牌、开会、读报为主,功能单一,年轻的居委书记庄燕认为必须注入文化资源,增强活动室文化氛围。在挨家走访后,居委会牵头成立了“长春藤”志愿坊,邀请具有个人特长的居民来活动室开班授课,目前已开设“水墨香”书法班、“竹之韵”竹编工作室、“君悦”心理工作室等特色课程,深受居民欢迎。小区里的书法家赵刚年近七十,却当仁不让地承担了书法班的教学工作,每周二为零基础的老年居民讲习书法,短短三四年,不少学员的作品已经能参加全市乃至全国的书法展了。居民赵阿伯已经学习了好几年书法,几乎每堂课都没落下,他说,小区书法班在周边社区鼎鼎有名,丰富了居民的退休生活。

  依托街镇地域文化与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宝山定向扶持以罗店龙船、大场书画、杨行吹塑板画、友谊剪纸等街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开展品牌非遗活动进乡村、进社区,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不断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社区粘合度和百姓亲和感,让广大百姓记取乡愁乡韵,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在此过程中,不少居村因地制宜引入文化资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活动 。如罗泾镇陈行村的沪剧沙龙、淞南镇长宏新苑居委的剪纸班、吴淞街道三营房居委的“军地共建双拥”活动、高境镇共和十一村居委的“阿婆学堂”、友谊路街道宝山五村居委绿缘坊手工创意坊的手鞠球、丝网花制作等等。居委活动室各具特色、各具特点,既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展现了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内容,每个居村都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