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扶持跑赢创新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8-06-06 09:41:05|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这些年来,医疗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已得到长足进展,但仍有不足。当前,集结医学科研人员聪明才智、应运而生的产品创新日渐增多,其中不少获得国家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然而在推广应用上,很多产品仍受限不少。一些产品仅能在科研人员所在医疗机构应用,无法拓展至更广范围,论及推广成效并不乐观。分析原因,临床医生忙于日常医疗科研,对市场开拓等并不在行、亦无暇顾及;政府对科研人员、研发企业之间的衔接,扶持仍存留白。

  上述现象,导致临床很多创新“金点子”落地生根效果打了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基于此,我认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亟待补全,避免出现创新路上“虎头蛇尾”的现象。

  众所周知,医疗机构是创新高地,原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中山医院为例,内镜中心ESD、POEM术等,堪称技术创新;可降解支架、肝癌检测试剂盒等,则是产品创新。医学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意识,较前两年显著增强。上海一直是我国医学创新的前沿阵地。医疗服务行业集结上海技术品牌、上海服务品牌、上海智造品牌。初步估算,每天来到上海就诊的国内外患者有40万至50万人次之多,陪诊家属则可高达200万至300万人次。跑赢医学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提升医学创新能力,让上海品牌绽放光彩、服务好全国百姓。

  我们需强调,创新要讲成效。医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需要“立体式扶持”。立体式包括前端与后端,所谓“前端”,也即专利保护,所谓“后端”,也即推广应用,全过程扶持,以此确保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开花结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摇篮”里。

  我建议,上海医学创新转化,需要制度流程的合理设计,这其中涵盖质量把控、树立品牌、应用转让等多方面,只有做强技术品牌,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准。另外,政府部门还需完善成果转化后续跟踪体系,转变思维甘当“店小二”,发挥鼓励激励作用,针对创新科研产品做好价格评审、医保收费等一揽子配套工作,以此普及技术创新。

  创新发展,时不我待。放眼到更宽阔的创新视角,无论干细胞、脑计划,还是人工智能……都是全球医学创新的尖端热点,许多医疗科研人员对相关项目有极大积极性,也有发明创造的智慧想法。将精妙的“金点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上海不妨学习国家模式,建立起转化扶持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医学创新的项目投入;同时对应上海市新出台的“人才30条”,强化重视医学创新人才,鼓励孵化更多医学科研产品,提升上海医疗技术品牌竞争力,最终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樊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