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直播      |      沪动长三角
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即将启幕
2025-04-22 08:03:29来源: 解放日报编辑: 赵春晓责编:王悦阳

  原标题: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开幕在即 一杯咖啡撬动文旅商体展融合

  ■主市集主打“咖啡+万物”,超过350个咖啡展位将带来演艺演出、体育竞技、文旅体验、潮流文创、露天电影、非遗展示、特色美食等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淘书乐旧书市集将首次开进咖啡文化节

  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即将启幕。今年是咖啡文化节举办的第五年,记者了解到,作为主市集,全城最大规模的“咖啡+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即将在“一江一河”交汇处的北外滩沿岸集结,超过350个咖啡展位将带来演艺演出、体育竞技、文旅体验、潮流文创、露天电影、非遗展示、特色美食等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

  水岸联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咖啡成为一种载体,在上海书写着新的文化叙事、生活篇章、商业机遇。

  上海咖啡的创新精神

  每年发布一张咖啡发展报告,已让咖啡文化节成为咖啡产业的风向标。《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在2023年达到2654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上海咖啡门店数总计9553家,较2022年增长12%,继续领跑全国。上海人日均咖啡消耗量近200万杯,外卖渠道年消费量达1.6亿杯,彰显出高度的行业经济活力。

  “职场日常需求”“传统文化特色”“沪上生活体验”“青年潮流空间”“产业国际化与本土化”等,是社交媒体上关于“上海、咖啡”讨论的高频主题。历史底蕴、海派特征和国际化特色交融,成为今天的上海咖啡文化底色。

  从市中心地带的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到海岛江堤的崇明咖啡文化生活节,今年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将联动全市16个区和临港新片区推出特色分会场,一江一河、滴水湖畔、顾村公园樱花树下、环球港258米观景平台……充满上海城市特点的文旅地标成为咖啡文化的舞台,吸引市民游客在咖啡香气中体验美好生活。

  大大小小咖啡市集里,总能感知咖啡文化的最新潮流。最近,2025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上的“养生咖啡”火了,老字号雷允上与咖啡品牌GABEE推出创意联名饮品,甘草、茯苓、当归成为咖啡调味品,让外国游客也忍不住尝鲜。用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的话来说,在上海喝咖啡,没有同质化的味道;在上海做咖啡,做出了首发经济的特色,这是上海咖啡的创新精神,“从上海咖啡的‘小文化’可以看到上海城市的大文化”。

  咖啡是文化的黏合剂

  为什么咖啡在上海延展出如此多可能性?有人说,咖啡给人的感觉,有时候沉静,有时候活跃;有时候苦涩,有时候香醇,这种多元就是上海的感觉。“咖啡+鲜花”“咖啡+音乐”“咖啡+阅读”“咖啡+文创”“咖啡+展览”“咖啡+美学”“咖啡+非遗”……当“咖啡+”以种种形式融入城市生活,咖啡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兴趣各异的人群在咖啡香气氤氲的空间里相遇,碰撞出更多消费场景、社交体验。

  今年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主市集主打“咖啡+万物”,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早C晚A市集、戏剧快闪、无人机演出等将轮番上演,淘书乐旧书市集也将首次开进咖啡文化节。

  咖啡文化节期间,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将出版《在上海,品世界读好书》,推出2025国际咖啡主题图书封面展;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品咖啡,看电影”活动,让咖啡与电影相互引流。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一楼咖啡文化空间,上海首个心智障碍青年支持性就业实践基地与特殊教育融合创新平台“梦工坊咖啡吧”入驻“慢闪”,一场“融在一起读书会”是梦工坊的咖啡师们策划的世界读书日·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特别活动。

  当咖啡成为人与人、情感与情感、文化与文化的链接和纽带,“融在一起”或许正是上海咖啡文化最有温度的表达。(记者 施晨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