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直播      |      沪动长三角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
2025-04-02 10:08:32来源: 解放日报编辑: 闫宁钰责编:薛阳

  原标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_fororder_1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_fororder_2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_fororder_3

“上海之春”用音乐铸一座丰碑_fororder_4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推出多场主题音乐会,一部部反映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作品相继上演,用音乐铸一座丰碑,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这些作品中既有《红旗颂》《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黄河大合唱》等不同时代的经典之作,也有94岁作曲家吕其明最新作品《无尽的思念》(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青年作曲家李博《和平之光》等新作上演。演绎者中有名家也有新人,展现了“上海之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活力。

  吕其明新作《无尽的思念》

  致敬千百万烈士

  3月23日的开幕音乐会“和平向未来”上,奏响了本届“上海之春”的第一个音符——来自“七一勋章”获得者、作曲家吕其明的经典之作《红旗颂》。指挥家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混声合唱团,以磅礴气势演绎时代强音。94岁高龄的吕其明也来到开幕音乐会现场,观众向他致以热烈的掌声。“《红旗颂》在我一生的创作中,如同一个里程碑。没有‘上海之春’,就不可能有我这么多作品。”吕其明说。

  本届“上海之春”还将上演一场“吕其明作品音乐会”。4月3日,上海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张亮将执棒乐团演绎《红旗颂》《铁肩担道义》《微山湖》《焦裕禄》《卜算子》《谁不说俺家乡好》《永恒的怀念》《使命》等多部吕其明作品,涵盖管弦乐、独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既有气势磅礴的史诗巨作,也有深情款款的抒情篇章。

  应邀为《铁道游击队》作曲时,吕其明年仅26岁,他曾经在一篇创作札记中谈道:“是生活给了我灵感,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联想起我在抗日战争岁月中经常看到的那些穿便衣、扎着子弹带、手拿套筒枪和大刀的游击队员,他们的形象使我难忘。”之后,作曲家根据电影《铁道游击队》的音乐主题又创作了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借助银幕上提供的视觉形象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吕其明为纪念父亲吕惠生英勇就义80周年而倾情创作的管弦乐《无尽的思念》(一个烈士后代的心声)将在音乐会上首演,以烈士后代的视角展开,深刻描绘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无尽的思念》以悲痛的思念开篇,通过音乐主题的呈现、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烈士们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后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整部作品结构严谨,情感丰富,既有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也有对残酷现实的抗争,最终以先烈精神的永恒与安息作结,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先烈精神的礼赞。

  吕其明说:“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我父亲牺牲80周年。《无尽的思念》献给我的父亲,也献给千百万的烈士。烈士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不失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孩童时期的回忆。我想把烈士们的梦写进音符里。”

  1945年,吕惠生烈士牺牲时年仅43岁,而吕其明只有15岁。就在那一年,吕其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对自己说,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从那时起,我就把一生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为祖国服务。在创作中,我有一个标准,一定要老百姓听得懂,能产生共鸣,才是好作品。”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

  穿越时空直抵人心

  本届“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压轴上演的《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光未然等创作于1939年抗日战争艰苦时期,不仅在当时成为全民抗战的精神支柱,更在日后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英勇抗争的精神象征。

  路过壶口时,光未然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灵感迸发。抵达延安后,他写出400行长诗,并在除夕夜的联欢会上朗诵《黄河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在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写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其中的诗朗诵段落“黄河之水天上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担纲。濮存昕感叹:《黄河大合唱》的体魄、格局是中国目前的交响合唱作品中最宏大的,是不可比拟、绝无仅有的。在诠释《黄河之水天上来》时,他试图跨越时空与80多年前的冼星海和光未然对话:“在冬夜的延安窑洞里,光未然是如何朗诵这首长诗,感动了冼星海?”

  “90后”琵琶演奏家李胜男用手中的琵琶和濮存昕的朗诵对话:“我们既是独立个体,也有你来我往,会在气息、语言、句法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95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博士生张功浩也参演了《黄河大合唱》,他说:“这是男中音梦想的唱段,历史深度和演唱难度都很大。”

  在濮存昕看来,今天和年轻人同台再演经典,不是重复,也不是完成,而是激活作品的生命力。“我与台下的观众虽然都没有亲身经历战火纷飞的岁月,但通过音乐和朗诵,我们依然可以传递情怀与生命能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冼星海先生逝世80周年,我希望能无限接近作品本身,同时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和前辈并肩,向他们汇报。”

  指挥家余隆还记得,2005年携中国爱乐乐团和钢琴家郎朗一起在海外巡演时,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他们临时决定加演钢琴协奏曲《黄河》。巡演经理反对,因为返场加演完整的协奏曲不符合常规,但余隆和郎朗坚持加演这部作品,连夜请人从北京传真乐谱到纽约。

  当3000位观众听完《保卫黄河》,全场起立致敬这部中国作品,许多人饱含热泪。郎朗说:“这是一部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表达中国人情感的作品,有着跨越国界、跨越时代的感染力,可以激发所有人的共鸣。”

  除了开幕音乐会的《黄河大合唱》,3月28日晚,在上海音乐厅,钢琴家解静娴和杨东瑾带来钢琴协奏曲《黄河》双钢琴版,旋律波澜壮阔、深入人心。3月29日和30日,在2025弦动海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二胡专场音乐会青浦站、奉贤站,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金钟奖、文华奖获得者朱婧用二胡演绎了《黄河》(第四乐章)。不同形式的接力演绎,为经典注入新的生命。

  从历史到未来

  用音乐传递和平愿景

  在第40届“上海之春”的舞台,还有许多动人的瞬间。在排练《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时,耄耋之年作曲家陆在易来到现场,与指挥家余隆、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一起,捧着总谱抠细节,研究作品的速度、力度和感情表达。“这部作品从头至尾,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歌唱。”陆在易说。

  1993年,在“上海之春”舞台首演“方志敏”一角的,是当时还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廖昌永,那是他第一次参演“上海之春”,“醒来吧,母亲的儿女,醒来吧,醒来吧,沉睡的人们”几句,廖昌永饱含情感的演唱打动了陆在易。

  “陆在易老师在写这部作品时,投入了他所有的情感,经常写得号啕大哭。这些年,我唱过很多次《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每次都很感动。”廖昌永说,“‘上海之春’是码头,也是源头,也是我年轻音乐梦想的出发地。一部部新作在这里首演,变成了经典。”

  在“弦动海上”音乐会上,当《长城谣》《在太行山上》《洪湖主题随想曲》《红军哥哥回来了》等经典旋律响起,许多观众为之感动。音乐会分为烽火征程、山河壮歌、同心筑梦、光明未来四大篇章,用二胡的激昂旋律,带领观众重回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精神,讴歌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与复兴梦想。

  除了流传已久的经典,在本届“上海之春”上,也有不少传递和平理念的新作上演。4月4日,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和平之光》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李博创作了这部向世界发出和平呼唤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和平之光》以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心路历程及其兵法思想为主线,以四个乐章《存亡之道》《上兵伐谋》《百战不殆》《和平之光》诠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作曲家在构思时把世界音乐语汇融入中国语境,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璀璨成果和深厚积淀中汲取智慧。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说:“这样深刻反映人类共同情感与追求的主题作品是能够得到观众共鸣的,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管弦乐这一形式,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和平理念。”(文/吴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