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位于虹桥南丰城,可观赏聚集一起的多类自然景观 沪上首个商业体内“生境花园”开放
虹桥南丰城生境花园的互动观察区。 本报记者 摄影 海沙尔
明年此时,或许就能看到中华大蟾蜍在这座生境花园安家了。”20日在正式开放的上海首座商业体内生境花园——虹桥南丰城生境花园里,上海市林业总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程师郑运祥提出了一个小小的期许。
近年来,长宁区陆续启动虹桥开发区内存量楼宇和设施的焕新改造,一批城市公园、绿地、生境花园焕新亮相。
枇杷树、红豆杉、金叶过路黄……一些城市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植物,在虹桥南丰城生境花园内有了集中展现,鸟类等城市中的“动物居民”也有了专门供人观测、互不打扰的观察区域,这是位于虹桥南丰城东北角的生境花园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虽然周边被停车场、垂直绿化墙、市政道路、高层住宅和商办综合体环绕,但闹中取静的生境花园就像城市中供人短暂停留、喘息的港湾,可以静下来观赏城市中难得聚集在一起的各类自然景观。
“生境花园”顾名思义,是“生境”和“花园”融合后,围绕使用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以及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食物、水源或庇护所五个基本原则所营造出的城市绿地空间。目前上海已建成的生境花园大多位于居民小区,面向社区使用。2022年,虹桥南丰城方面提出,希望将现有丰尚园东区600平方米空间进行翻新设计。长宁区低碳中心为其引荐了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将丰尚园东区空间进行环保改造,共同打造了上海第一个商业体内的生境花园。
落成后,虹桥南丰城生境花园包含了生境保护区、休闲科普区和互动观察区等板块。其中,生境保护区内种植了枇杷、香樟、桂花等多种本地花卉和果实类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为小型野生动物提供自然食物。区域内还引入了配有自循环增氧系统的生态水塘,为动植物保障了清洁水源。互动观察区设置了观察墙,人们通过圆形的观察框可一睹各种蝴蝶、鸟类和野生动物在城市中心的栖息,同时保持适当的距离,不打扰野生动物的作息。休闲科普区负责调动“五感”,人们可一边游览花园,一边阅读植物科普牌,身临其境获取自然科普知识和体验。
据介绍,生境花园开放后,虹桥南丰城将在此延续社交、休憩功能,同时强化户外生态空间的科普功能。未来,人们来到这里,不仅能了解围绕生境花园的乡土植物群落,还可加入相关研学、团建、园艺课程等活动,在城市绿色空间沉浸式感受可持续生活方式。(解放日报记者 舒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