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直播      |      沪动长三角
上海松江:聚焦G60科创走廊 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3-07-26 16:24:2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狄权责编:石悦

  7月25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强化策源功能 共育科创生态”松江区专场。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介绍松江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举措。

  松江是上海的西南门户,被誉为“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花园之城”“大学之府”。松江于2016年启动G60科创走廊建设,七年来发展为贯穿一市三省九座城市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据介绍,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牵引下,策源地松江“十三五”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GDP绝对值年均增长10.5%;制造业税收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比重从2015年的18.5%上升到60%。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1633家,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全市第二;工固投实现84.7亿,增长52.6%,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4.9亿元,同比增长7.4%;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3.15%,达24.3万户;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比重近七成。

  程向民表示,要把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有机统一起来,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创新。最近,G60脑智科创基地取得脑科学领域引领性成果,发布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松江今年R&D投入强度预计超过7%,其中88%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达到1056家,位列全市第二。上半年,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立项53项,全市排名第二。强化制度创新,率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机制,实现九城市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跨区域可办理事项数量已经超过178项,跨区域办件累计突破100万件。

  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牵引下,G60九城市R&D投入强度从3%提升到3.5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增长1.6倍,占全国1/9,占全球2.85%,贡献了全国1/15的GDP、1/8的高新技术企业、1/8的进出口额、超过1/5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程向民指出,要着眼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16个G60产业联盟、11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常态化开展要素高效精准对接。九城市为中国商飞大飞机产业链提供合格和潜在供应商增幅超过40%;瞄准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6+X”战略性新产业,集成电路领域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聚集重点企业121家;人工智能领域聚集科大智能、库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企业约842家。

  松江还将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G60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未来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腾讯G60智算中心、上海市级算力中心项目落地松江,将加快算力、算法、数据融合应用,为国内AI大模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落脚点是人民的高品质生活,今年以来启动各类投资项目462个,总投资额超1100亿元。为强化“松江枢纽”门户功能,松江高质量建设9台23线高铁客运和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复式枢纽,客运枢纽将于2024年底通车。加快推进轨交12号线西延伸、沪松公路快速化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坚定“上海之根、人文松江”文化自信,在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方面,“十三五”以来,松江共新建、改扩建学校115所,交大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区公共卫生中心新址等开工。

  此外,松江着眼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粮食亩产、绿色产品认证率连续多年位列全市第一。松江大米、松林猪肉、仓桥水晶梨、浦江大闸蟹等已成为上海市民餐桌上高品质农产品。(文 于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