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海工匠”魏顶峰让数千种植物“安居”

解放日报2018-05-22 08:52:09

  原标题:“上海工匠”魏顶峰让数千种植物在沪“安居”满眼的绿色,是梦想在开花结果

  入夏后,魏顶峰每天查看天气预报更勤了:最高气温多少、最低气温多少、实时温度怎样,温室大棚开窗后是怎样的状况,关窗后又有什么变化……因为那里有他的“宝贝”植物,他时刻关注它们的生长环境。

  42岁的魏顶峰是辰山植物园温室中心副主任,与植物“打交道”近20年,花花草草在他的眼里,和亲人一般亲。他让世界各地引种过来的数千种植物在这里“安居”,仅多肉植物就超过2000种。作为绿培领域的唯一代表,魏顶峰成为首批88位“上海工匠”之一。

  每天都要和植物“打招呼”

  清早上班,魏顶峰都要经过温室植物观赏区,那里像一片小树林,与大自然无比贴近。步行几分钟,就来到他常驻的温室植物培育区。雪光、龙舌兰、玉珠帘、达摩黑法师……他和这些植物一个个“打招呼”,眼神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幸福感。

  如果不是写材料,魏顶峰一般不去办公室,都在温室大棚待着。工作再忙,他都要去一个地方转转。“这是我的一个‘禁地’。”记者被他带进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多肉植物温室区,之所以被他称为“禁地”,是因为他几乎不让外人踏入,里面放着三四百株各类多肉植物,其中有许多稀有的新品种,比如万象、寿、玉露、玉扇。

  “十二卷属的多肉要养好特别难。”魏顶峰说,万象、寿等品种生长周期长,经济价值高。许多万象如一个成人的拳头那般大,但是从播种到现在,生长了七八年,就连生长周期稍快的玉露也要花三四年才能长这么大。他说,多肉植物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尤其一些名贵品种在国内拍卖价已达10万元以上。经过精心培育,这些多肉植物在他眼中变成无价之宝。说着说着,他拿起小工具,在一盆寿的叶片上擦拭了一番,“养植物我有‘洁癖’,看见叶片上有脏东西,就要清理干净。”

  植物“花痴”的骄傲与心痛

  认识魏顶峰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痴”。一说到植物,他的眼睛会发光,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

  走在温室里,一不小心容易被地上放着的带刺仙人掌碰着。魏顶峰因为每天和它们打交道,一双手上磨出了老茧,“一般的仙人掌都刺不破我的手掌。”他嘿嘿一笑,有些得意。

  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像魏顶峰的“孩子”。说起“巨人柱”,他有些自豪。巨人柱是最大的多肉类仙人掌,最高可达21米以上,直径达0.6米,重10多吨,它在国内各大植物园引种栽培成活率几乎为0。几年前,魏顶峰所在辰山植物园引种了十几棵巨人柱。他在种植前后进行多方面处理,比如,种植前期对植物进行根系修剪,用水浸泡后,涂抹生根粉等。他还改良种植土壤,培育适合巨人柱的生长环境。目前已经成功栽培成活十几株巨人柱,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说起这些“孩子”,还有件让魏顶峰颇为痛心的事。2016年3月,辰山植物园的一盆百岁兰被盗。这盆放在展览温室内的百岁兰价值10多万元。根据监控,松江公安民警仅用6小时就追了回来。由于小偷将植物藏在背包里,导致追回的百岁兰受伤十分严重。

  “百岁兰是百岁兰科百岁兰属的唯一品种,是国际保护的濒危植物,它一生只长两片叶。”他说,之所以叫百岁兰,因为这类植物的生长周期可达十年以上,甚至百年。当被盗回的受伤的百岁兰放在魏顶峰面前时,他心痛极了,“它的根极长,可达3米至10米,主根一旦受伤,很容易死亡,人工栽培十分困难。”他和团队连夜对百岁兰进行“抢救”,消毒、固定伤口、套盆、盆栽水培、增加保温……原本需要一年以上才能恢复的伤口,经过他一个月的精心养护,这盆百岁兰又“活”过来了,赶在辰山植物园第三届国际兰展上和游客们见面。

  梦想是无价的

  因为植物,魏顶峰成了一名快乐的奋斗者。“无论发生多么难过的事,只要看一看它们,就会忘记。我喜欢满眼的绿色,一辈子都要做这份工作。”

  他的老家在安徽颍上,高中毕业后,他进了父亲开的机修工厂当学徒。照理说,继承父亲的事业天经地义,更何况当时生意颇有声色,在20世纪90年代,每天纯利润就达上千元。但是魏顶峰“不喜欢冰冷的机械”,选择了另一条路。

  1999年,经过弟弟的偶然介绍,他进入上海植物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月薪只有400元的普通绿化工人。在外人看来又脏又累的养护栽培,他却甘之如饴。2000年10月,当时的上海植物园开放了温室,勤奋的魏顶峰进入温室工作,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正规学术的植物培育养护之路”。2006年10月,筹建中的辰山植物园征人进行勘测引种,已是个好手的魏顶峰被借调到一线。2011年4月,他正式进入辰山植物园,在园艺部负责温室管理工作。

  “我从小一看到植物,就感到特别亲切。”魏顶峰初中时接触了植物学课程,学习之余四处寻找花草种子。看着种子发芽、成长,再到花开,那种愉悦是任何事都不能比拟的。尽管年纪小,但是他研究了嫁接果树的土办法——用稻草绑牢嫁接的枝头,外面再用河里的淤泥包裹。经过他嫁接的桃子、李子等果树都开花结果,邻居都来找他帮忙,他们的赞扬让少年魏顶峰很有成就感。

  这几年,随着业内名气越来越响,许多单位高薪邀请他加盟,但他并不心动。“我喜欢这里,这个平台是我实现梦想的平台,而梦想是无价的。”他说,出了植物园,植物可能是一种商品,更讲究商业价值,而在这里,植物就是他的梦想,是他的孩子。而且,这里还有许多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他经常和专家们“切磋”合作。

  魏顶峰说,每天有两个时刻让他感到最踏实。一是下班回家,打开家门时,看见妻子和孩子,他很安心。二是上班时,打开温室大棚的大门时,望见那满眼的绿色,他很舒心,“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我们彼此不能分离。”

编辑:彭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