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聚焦后街:“小环境”也有“大实力”

解放日报2018-05-21 09:16:25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五原路

  

  此前,《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发布,提出对标国际顶级街区后街群落、“做厚”后街经济的愿景。

  如今的上海,不乏国际高端品牌荟萃的世界级商业街,也不缺人气兴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但总有一些人流连于城市中各具特色的后街,探索着城市深处的历史和人文风情。

  相对于主街,后街具备哪些独特的吸引力?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后街生态,对提升上海购物国际影响力、擦亮上海文化标识有着怎样的意义?后街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怎样的服务和环境?通过对市民、经营者和专家的探访,我们试图解读后街“小环境”中蕴含的“大实力”。

  大场面、大空间不能满足

  移步后街继续逛

  一条条“小而美”的后街上分布的餐饮、购物、休闲等不同业态的店铺与主街互补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商业生态群落,方才有效延长人们在此的驻留时间,让整个商圈更具“黏性”

  

  虽然在商场林立的南京西路工作,但沈亦丁不太走进去逛。下班之后,他常常“舍近求远”,往奉贤路、南汇路、铜仁路这样的小马路钻。

  白天的工作需要西装革履,下班脱掉制服,沈亦丁喜欢打扮得“潮”一些。相比于商场中批量供应的服饰鞋帽,他觉得街边潮流小店精选过的商品更能激起自己的购买欲。有时只是随便逛逛,但走出店门时,手上已多了一个购物袋。

  无独有偶。任职于广告公司的吴小姐也更青睐小店的品位。曾在意大利米兰学过艺术设计的她十分注重设计的美学,在她家中,许多餐具、酒具都购于安福路上的家居店。虽然时不时逛逛商场,但她真正感到“气味相投”、契合自己生活美学的物件,相当一部分是从这种精品小店里淘来的。

  在上海,繁华靓丽的商业街和品牌荟萃的商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这足够了吗?对一部分人来说,还不够。他们仍希望深入城市细部的后街小巷一探究竟。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晓文把这些“更有要求”的人称为“深度消费者”。他认为,商业主街与综合商场虽然空间大、场面大,但由于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日益趋向同质化,无法完全满足“深度消费者”个体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愈演愈烈的消费升级,“深度消费”的趋势也将更为明显。

  “好在,不满足的人可以移步后街继续逛。这些毛细血管一般的支马路给了消费者更多样的选择空间,让他们有了停留的理由,而不是直接离开。”根据陆晓文的观察,后街环境相对安静,店铺通常雅致、小巧,适宜人们进行一些精致性消费。

  所谓后街,就是毗邻大型商圈的支马路。在巴黎、伦敦、东京这样的全球消费城市,主要商圈周边都有闻名遐迩的后街。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政研究了东京银座商圈的经济形态。他表示,很难说在银座购物的消费者究竟是为了12层高的服饰旗舰店而去,还是被后街转角处新晋的网红咖啡店吸引而去,更多的时候,两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

  事实上,一条条“小而美”的后街上分布的餐饮、购物、休闲等不同业态的店铺与主街互补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商业生态群落,方才有效延长人们在此的驻留时间,让整个商圈更具“黏性”。

  当前,上海正着力推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提升“上海购物”的国际影响力。这意味着城市不仅要做强世界级商圈商街、区域级商圈,同样也需要一批能够承载海派文化的特色商业街区。

  从某种程度而言,阡陌交错的后街蕴藏着无限可能。

  很多人喜欢后街

  是渴望更有品质的公共空间

  随着城市空间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的街道,更是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殷殷期望

  

  工作日是银行职员,休息天摇身变为“探店达人”,沈亦丁和越来越多年轻人一样,是一名不拘泥于单一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每到周末,他都会扫一辆路边的共享单车,找一两家美食店或咖啡店,拍照、写测评、发公众号。巧的是,他选择的这些店铺,无一不坐落在后街。

  沈亦丁坦言,久而久之,去哪家新店“拔草”反倒变成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边骑车边看风景,享受自己与街的“对话”。“感觉就像是疲惫的旅人回到了‘心灵故土’那样放松。”

  他描绘了自己所中意的后街的普遍特征:路不宽,通常没有公交线路经过,汽车尾气少;路旁栽着梧桐树,春夏绿阴如盖庇护行人,秋冬落叶飘零装点路面;老店新铺各领风骚,既有落地窗,又有霓虹灯;市井生活与时尚休闲和谐相处,老爷叔弄堂口喝喝茶,小年轻店门口饮饮咖啡。

  在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徐汇、静安、黄浦等区的后街路网仍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旧时原貌,街上新旧建筑夹杂共生,为这种多元灵活的生活图景的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正因为此,这些窄窄的支马路收获了一批忠实拥趸。

  “很多人喜欢后街,实际上是出于对城市中有品质的公共空间的向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这样解读。

  撇开对后街的经济意义考量,它首先是一条街道。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的街道,更是承载着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殷殷期望。

  “可是,如今的上海,街道已经成为城市中稀缺的公共资源。”孙彤宇说。

  根据他的调查,上海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中,纯步行道路及两车道的支路所占比例低于全部道路的10%。换句话说,市民目之所及的大多数道路都是机动车主导的超大尺度城市干道,人行道上缺乏供行人停留的活动空间及相关设施,真正能够被称为街道的道路数量稀少。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舆论热议“回归街道生活”、“找回久违的日常生活场所”等话题,实则很有必要。而对于毗邻商圈的“后街们”而言,关注经济问题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自身的公共价值。

  人和人聚在一起交流

  这是无可替代的

  这里没有入场限制,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买卖交易,更像是一个街坊邻居之间的厨艺比拼和美食品鉴会。这样的氛围既不可能出现在商场,更不会形成于网络,能够孵化出这种氛围的,便是后街

  郭阿姨没想到,小小的服装店里居然别有洞天。

  今年五一假期,“小姐妹”从一个微信群中得知了这个藏在复兴西路后街深处的美食集市,便和她相约骑着自行车去“赶集”。

  本想着头一回来不太熟悉,随便看看就离开,却没想俩人东尝尝、西聊聊,待上了好一阵儿。一会儿有人免费派发田螺塞肉,一会儿又有人发起了“猪油渣蘸白糖好吃还是蘸盐好吃”的投票,老老少少一同参与,好生热闹。

  更让郭阿姨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来摆摊的居然不是专门的商家,而是逛完集市后也想来一展家乡美食的厨艺爱好者。他们一边摆弄着手上勺子、叉子,一边和邻摊儿的人交流调味的咸淡情况。若有旁人问起制作要领,他们更是毫不推脱、侃侃而谈。大家从美食聊到家乡,从健康聊到育儿,临别时互相拿出手机“扫一扫”,相约下次再见。

  集市创始人高小姐对这“松散”的集市氛围很满意。她说,这里没有入场限制,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买卖交易,更像是一个街坊邻居之间的厨艺比拼和美食品鉴会。这样的氛围既不可能出现在商场,更不会形成于网络,能够孵化出这种氛围的,便是后街。

  “大家喜欢这儿不是因为卖的美食有多好吃,那些在网上也都能买到。但人和人聚在一起,聊天交友,这种感觉是无可替代的。”高小姐说。

  “要与人真诚相遇”也是卢丹坚决把店扎在五原路的理由。

  3年多前,卢丹跟朋友们说起自己要在五原路上开果汁店创业的计划,当场撂了句狠话:“就算亏本,我也靠积蓄先养着。”

  那时,有朋友劝他先做做商业分析、三思而行,还有人建议他先开个网店“试试水”,甚至连五原路上的停车协管员都来好意相劝:小伙子,这里没人,你开不出来的……但他不听。直到果汁店开业,大家还是不明白,这个生于浙江的80后为什么对这条市口并非最佳的后街情有独钟。

  静谧的环境、舒适的步行空间、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业态都是“加分项”,但真正打动卢丹的是五原路上浓浓的生活气息。

  弄堂里两鬓斑白、操着吴侬软语相互招呼的“原住民”,天气晴好时如“万国旗”一般晾出的衣服被子,依旧留存的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杂货铺……这些一部分人眼中“档次不够”的象征,让卢丹“想起了小时候”,下了决心。

  “那时邻里之间总是互相串门,走进走出大家都会打招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朴素而真挚。”他说,“我想要在店里和客人进行交流而不是交易,这里的氛围刚刚好。”

  现在,卢丹坐在店门口吃午饭时,街上经过的爷叔、阿姨也会来招呼一句,探头看看他吃点什么。果汁店出了季节新品,他也会给隔壁杂货店和水果店老板来一杯,听听他们的意见。卢丹感觉,自己已经在这条街上扎下根了。

  正如美国规划学者阿兰·雅各布斯在《伟大的街道》一书中这样写道:“一条伟大的街道必须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形成,它应该能促进人们的交谊与互动。”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渴望人与人的亲切交流。后街的作用,就是通过商业活动的形式,为人们构建这样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

  领略多元的上海风情

  这一站不可错过

  上海后街所呈现的对八方美食的包容与融合,不但“治愈”了异乡人的胃和心,更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文化基因中海纳百川的一面

  

  “花一两个小时环绕武康路步行游览”,“在紧挨着的安福路和五原路也有很多看点”,“去衡山路看建筑”。

  这是《孤独星球》上海城市指南给游客安排的上海游览“最佳线路”。这个全球知名的旅行品牌通过旅行作者实地调研和当地人推荐,为初来乍到者提供目的地城市的游玩攻略,在旅行者群体中颇具权威。在他们笔下,要领略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的上海风情,后街是不能错过的一站。

  而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来说,后街更是他们休闲、交友的不二选择。这些愉快的记忆跟随着他们未来的生活不断向前,加深了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眷恋。

  居住在上海时,来自日本的米田惠每周同一时间都会带着两个孩子从古北家中出发,到卢丹的店里喝果汁。尽管语言不通,但一个微笑和点头,足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时间一长,他们便成了朋友。如今的米田惠虽然和家人已经回到了日本,但她仍怀念着过去的这段时光。于是,她把自己的思念通过一张明信片寄回了上海。

  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还生活着许多来自外省市的年轻人,李蔚就是其中之一。来自广州的她“精挑细选”,把房子租在了番禺路,理由是: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坐拥”徐家汇商圈,又能很快抵达有着丰厚历史沉淀的街区。

  李蔚热爱美食,后街便是她的“美食天堂”。周末的时候,她会和朋友找家街边店吃一顿西式早午餐,也会去本地人偏爱的老字号尝尝本土风味的丰盛早点,有时还会在弄堂口的便民蔬果超市买到新鲜的食材自己煲汤,还原家乡的味道。

  她觉得,上海后街所呈现的对八方美食的包容与融合,不但“治愈”了异乡人的胃和心,更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文化基因中海纳百川的一面。“大家对街上的新鲜事物从来不会大惊小怪,似乎这里天生就应该如此。”

  在上海,五花八门的城市指南层出不穷,既有面向海外游客的,也有针对在沪生活的外籍、外省人的,当然还有面向上海本地人的。不管是哪一种,有一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到后街,感受最有“上海味道”的吃喝玩乐。

  “好”的街道不仅靠设计

  活力的绽放需要弹性

  我们很难规划设计出一条“永远好”的街道。因为步行空间和绿化是可以定好的,但整条街的面貌会随着这里的店铺和在这里生活的人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会带来商业的繁荣与丰富的市民生活

  卢丹的手机里有一个叫“五原路500强”的微信群,群成员都是在这条街上开店工作的设计师、理发师、咖啡师等。现实生活中,大家相互之间不一定都碰过面,但只要有人在群里求助,不管是借一盆植物还是借几个杯子,马上就有“八方支援”。

  可是群成员们也会遇到“爱莫能助”的问题。比如有人问,店招牌的尺寸能做到多大?灯箱放在哪个位置合理?给客人使用的座椅和遮阳伞能不能放在街边、怎么放?

  其实,不少街边店主对这些问题心里都没有谱,常常一边摸索一边学样,有时做好了才知道不合规,只好再去返工。实际上,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不仅涉及一两家店铺的美观,更影响着这条街道的规范经营以及社区居民对“家门口”商业经营的态度,关乎着后街发展的稳定与繁荣。

  对此,陈国政认为,街道不妨也建一个微信群,把经营者都拉进来,搭建一个交流服务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管理者可以为经营者提供最新政策及法律咨询服务,在办理相关证照的问题上答疑解惑,还可以举办线上沙龙,探讨如何在经营中避免对周边环境和社区居民带来不良影响。

  “管理者在事后监管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事前提醒,也能一定程度上帮助经营者融入社区、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优化后街营商环境的一种方式。”陈国政说。

  也有学者担心,整齐划一的规划是否会让街道变得越来越相似,从而失去自己的个性与活力。“千人一面”的后街还能吸引人吗?

  在孙彤宇看来,要让后街绽放活力,必须有所规划,但不能“一刀切”,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从专业角度讲,我们很难规划设计出一条‘永远好’的街道。因为步行空间和绿化是可以定好的,但整条街的面貌会随着这里的店铺和在这里生活的人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会带来商业的繁荣与丰富的市民生活。”

  他认为,纽约的“开放条件评审”模式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比方说,有人想要开店,可以找专业建筑师做出一个方案,随后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专业评审。如果专家组认为该方案对城市公共利益有好处,同时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美观、功能性等要求,则可以通过协商确定相关建设条件。当然,申请者还必须向周边社区居民和经营者进行公示,如果没有遭到反对,才能顺利实施。

  “这样一来每家店可以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多样性就体现出来了。但与此同时,大家又都是受到城市规划体系大框架约束的,管理者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孙彤宇说。

  今年4月,静安区发布了《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对标国际,对环南京西路的11条后街进行重新规划和城市更新。根据《规划》,这些后街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商业街,而是有新意、有腔调、有故事、有温度的生活场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你憧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阅读上海,从漫步后街开始,邂逅这座全球化城市最鲜活的一个个瞬间。

编辑:彭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