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海奉贤离“遍地是公园”还有多远

解放网2018-03-22 09:13:36

  原标题:上海这个区离“遍地是公园”还有多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公园,常常被称作“城市绿肺”,它关系着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塑造着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过去一年间,奉贤把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作为区域性战略目标,对照创建指标、要求自检自测,制定提升方案。其中,针对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奉贤正依托“百座公园”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水准。

  记者日前了解到,奉贤“百座公园”项目中,已有50座建成,其中包括6个综合公园,37个社区公园及其他公园绿地。截至去年底,奉贤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人均8.2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50%,与“人均12平方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0%”规定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各街道、镇也陆续规划建设各类乡村公园,共计132座。

  如今,奉贤“遍地公园”的网络体系已搭就,公园绿地空间的建设脚步甚至从建成区拓展至广大农村地区。奉贤的公园建设和改造有哪些新理念?已有的公园在管理和养护上又有哪些经验和困难?老百姓的“绿色”感受度提升了吗?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奉贤想跟新加坡学这个,究竟难在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_副本

柘林镇临海村潘家港微公园(柘林镇提供)

  去年底,奉贤编制完成《奉贤区公园体系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奉贤将全面对接“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及“上海2035”中提出的关于公园体系的相关要求,尽快实现总量增加;同时,均衡化布局,全面提升公园绿地效能,重点针对“百座公园”进行主题特色策划。

  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公园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公园品质同样不能含糊,亟待全面排查、精准提升。在前期调研已建成的50座公园中,一些共性问题引起了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重视。

  如,大多数公园景观环境相似,与周边地域文化融合少,主题重合,没有较好地传承和发扬奉贤本地特色;公园绿地多为内向式设计,绿地与城市界面封闭,可进入性较差,未形成与周边城市功能互融的公共空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四团镇邵靴村微公园(杜晨薇摄)

  此外,奉贤水网发达水系丰富,但现有的滨河公园绿地,其滨水岸线与腹地大都连通性较差,市民很难沿江步行、骑行以及完成其他休闲活动。

  “相比新加坡公园体系强调主题性、可达性,且内容功能丰富完整,奉贤还可以有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奉贤公园体系实际情况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的经验现状作对照,发现享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保留足够的绿地资源。新加坡市区现有公共绿地9651公顷,人均约18平方米,该指标在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四团镇邵靴村微公园(杜晨薇摄)

  新加坡公园分为自然公园、海岸公园、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里公园、住区公园和特殊公园,并通过建立数条能将全国公园都连接起来的“绿色走廊”,形成公园网络体系。此外,当地重视主题型社区公园建设,开展特殊的游憩活动,如滑板运动社区公园、大型演讲集会社区公园等,能满足市民开展大型户外活动的需要。

  参考已有经验,奉贤下一步计划通过建设绿道串联起公园、绿地、水系、历史人文等,通过绿道选线和公园绿地选址贴近,逐步让二者融合成绿色空间网络,强化可达性。规划还建议,应通过主题性设计,嵌入奉贤历史文化,为不同规模的公园因地制宜提供多样且特色的休闲体验。

  一村一公园,给百姓解决了什么问题?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金汇镇白沙村微公园(杜晨薇摄)

  目前,奉贤各街道、镇域内规划的132个公园,已建成的有17座,多数位于村民宅前屋后,给村民日常休闲提供了极大方便。

  在金汇镇白沙村,一座占地约为3亩的小公园紧挨着村民4组落成,最近的一户人家距公园门口不足2米。过去,这里杂草丛生,甚至成了周边的垃圾堆场。去年,由区、镇、村三级资金支持,对公园前后进行了生态修复,分别种植了樱花、桂花等树种,并将中部区域改造成了集合建设器材、塑胶跑道、绿化、凉亭功能为一体的小公园,滨水驳岸也进行了规整,还建造了一座颇有设计感的水桥。

  村民老张告诉记者,白沙村过去几十年里从来也没有这样的百姓活动空间,早晨、傍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打打拳,锻炼一下身体。如今一出门就能享受和城市相同品质的公共设施,日常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

  记者观察到,绝大多数乡村公园设置了与城市公园类似的常规活动功能,可满足村民健身、游乐、观景、休憩等需求,极大弥补了农村地区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现状。

  四团镇邵靴村为民公园,面积1200多平方米,由南方集团资助建造,近期刚刚竣工。公园不仅设立了休憩区域、健身区域、儿童乐园以及健身广场,还同步对周边进行了道路平整拓宽,方便村民进出,同时公园入口处增加停车位,解决公园及周边居民规范停车问题。

  今年3月,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乡村公园进行调研。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已建成案例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水、林等生态要素,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景观效果;同时,百姓舞台、农民画等文化要素也开始在公园布置中凸显,但当地特色还不突出。此外,公园功能以体育类基本功能为主,还有待拓展创新。

  后续管养难不难,公园能否一直美下去?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金汇镇白沙村微公园(杜晨薇摄)

  柘林镇胡桥居民区书记曹蕾告诉记者,去年11月底刚刚竣工的社区微公园,大大改变了这块城乡交界地以往脏乱差的面貌。一到傍晚,公园两边的村、居民都向这里汇集,人气非常旺。

  该公园总投资132万,由区、镇两级共同出资。投入使用后,绿化、设施仍交由镇一级统一管理、养护,日常卫生则由居民区各党员志愿者自觉维护。

  记者发现,各个微公园前期建造资金主要来源于区镇财政出资或村集体出资,当然,也有如四团镇邵靴村、柘林镇临海村潘家港微公园等,由企业资助建设。而后期维护过程中所需资金,各村则都在探索自己的办法。

  例如,金汇镇白沙村请来村内专门从事绿化养护工作的志愿者,对公园及驳岸绿化进行日常维护;西渡街道五宅村通过街道、镇政府两级资金进行设施设备维护;还有个别微公园暂无合适的维护主体。

  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为了保证乡村公园持续为民服务,各村筹备建设乡村公园时,应尽可能邀请专业团队完成设计,重视后续维护。

  目前,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也在同步研究制定《关于绿化和林地项目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纳入区百座公园名录的区级和镇级公园将由区绿化部门负责管理,养护费用由区财政承担。其他公园由属地政府负责养护,养护费用由属地政府承担。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