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绣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上海品牌

文汇报2018-02-26 10:22:07

  核心观点

  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固然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如果拿出细心、耐心、卓越心,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久久为功,我们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对上海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而言,年初的那场大雪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小考,春节则是一次例行的压力测试。这座城市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放假,从雪地里的盐包、草垫,到春运期间的高速收费口“快处点”、航站楼“温馨通道伴你行”……正所谓“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以“绣花”为喻,强调的就是一种城市管理的“微操技术”,即“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哪儿下针、缝多

  密都要精准。“绣”的繁体字从糸从肃。“肃”本义为“千针万孔”,“糸”指丝线,“糸”与“肃”合起来表示“用针带丝线,在布帛上千针万孔地穿引”。绣花要得手绵巧,方寸乾坤看针法。

  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

  城市精细化管理重在倡导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是要了解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另一方面,要问计于民。众人拾柴火焰高。殊不知,这个安静的春节,上海有18万名穿着“黄马甲”的平安志愿者在社区一线共同守护着城市;6000名网格监督员每天步行15公里,

  刮风、下雨,雷打不动,他们像城市的“放大镜”和“啄木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城市的安全运行做贡献;那些焕发新生的风貌道路和历史街区,则“隐身”着一群社区规划师和各方的治理参与者,是他们,通过微设计、微更新、微治理,让城市多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群众的事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大

  家多参与。共同续写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当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

  城市精细化管理也重在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绣”出更美的城市之“花”,当选择好的“针”和“针法”。超大城市管理千头万绪,

  不仅存在总量性问题,更有千差万别的顽症痼疾,搞“大水漫灌”肯定不行。精细管理、精准施策,诸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就大有用武之地。食品安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大气、水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控,交通违章行为的自动识别,网格化管理的上下联通等,信息技术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也是在这个春节,人们看到:无人机远程侦查取证,一批频繁转移窝点的“违法大巴”被一网打尽;城管执法人员“鸟枪换炮”,大数据预测违法行为高发时段和地点,实现执法效率最大化;客流眼系统实时监控园区人流变化,相应措施及时跟上,“人山人海”的景区“秩序良好”……草针柳线藏真巧,莫作寻常倚市看。高科技把管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神经末端”,真

  正做到对各种问题、风险提前预估,实时掌控,及时处置,从而让城市变得更“智慧”,让管理更有效率,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制度是城市管理的“绣花”图样

  如果说“绣花”要有图样,那么城市管理的“图样”就是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是根本。在上海春节再次“零燃放”“零火灾”的背后,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在居住证挂失、敬老卡申领和发放、长期护理保险相关事务申请、生育保险待遇申领等161个民生事务实现“全市通办”的暖心实事里……人们都能够感受到制度供给的力量。城市管理于法有据,制度规范贯穿于每个环节,就能真正实现常态长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固然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如果拿出细心、耐心、卓越心,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久久为功,我们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作者 熊竞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