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海男孩初登冬奥赛场 冰雪奇缘梦照进现实

新民晚报2018-02-26 09:26:08

  原标题:雪上F1舵手邵奕俊揭秘:中国四人座雪车队如何首次驶入冬奥会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说:24岁上海小伙邵奕俊网络图

  他是个开车“本本族”,原本连过山车都不敢坐,但现在却成了中国首个四人座雪车项目的舵手。启动、加速、急转……在平昌驾驭“冰上F1”,24岁的上海小伙邵奕俊说:“兴奋、激动、紧张,什么样的情绪都有。”曾经恐高的邵奕俊,如今热爱并享受着驾驭雪车的快感。

  从铅球到雪车

  “我们发挥了200%的水平!”阿尔卑西亚滑行中心,当邵奕俊和他的3个小伙伴从红色的雪车上下来,兴奋地抱在了一起。昨天,他们创造了中国征战冬奥会的又一个历史——

  第一次,中国四人雪车队,驶入冬奥赛场;第一次,有了上海小伙的身影。

  身高1.9米,体重105公斤的邵奕俊,在童年的记忆里,对雪的印象很模糊。在上海这座南方城市长大的他,身边没有朋友从事冰雪运动。身材健硕的他,自然而然选择了铅球项目,很快进入上海田径队,师从奥运亚军隋新梅。

  原本,邵奕俊有个征战夏奥的远大梦想,他的偶像是刘翔。然而,2015年的一次全国海选,改变了他的运动人生。申冬奥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对冬季项目进行扩容增项,然而,雪车这个项目的人才储备是零。为此,中国雪车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界选材”,隋新梅听说后,帮他报了名,“其实我也不知道雪车是什么项目,我看他的身材很符合报名条件,就让他去试一试。”隋新梅回忆道。这个听话的小伙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集训。没想到被录取了。

  从恐高到驾驭

  中国雪车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3年,邵奕俊不是没有纠结过。放弃自己心爱的铅球项目,转投陌生的雪车项目,路在何方?

  隋新梅还记得,“邵奕俊刚开始去练雪车的时候几乎就要哭鼻子了,他对我说,真的很难啊,早知道在铅球队里练练行了。”

  “我后来想,既然来了,就好好练,不要做‘半桶水’,不然来了也没什么意义。”邵奕俊告诉记者。

  还记得第一次上赛道,邵奕俊整个人都懵了。“我这人恐高,连过山车都不敢坐。”邵奕俊还告诉记者,去国家集训队之前,才刚学会开车,大路上没开过几次,就是个“本本族”。

  一开始比较胆小的邵奕俊,当的是刹车手。“可是在赛道上撞了无数次之后,我心想,那还不如当舵手呢。”于是,这个开车都不太娴熟的上海小伙,就这么在雪车赛道上开起了时速达136公里以上的“F1”。

  邵奕俊直言,“几乎每个队员都伤痕累累,我们的驾驶技术可以说是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撞出来的。”最严重的时候,他撞成了脑震荡,说这话时,他的表情是如此坦然,好像是小事一桩。

  那现在总不会害怕了吧?邵奕俊哈哈大笑起来,“第一次上赛道,我哪知道雪车那么吓人。不过真的坐上面了,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当然不怕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图说:邵奕俊(左三)等接受媒体访问 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摄

  从不懂到专业

  德国教练马哈特很看好邵奕俊,在他看来,邵奕俊身材高大但十分灵巧,力量和爆发力俱佳,加上一定的速度和灵敏度,只需要在技术上稍作修改就一定能成长为一名高水平的雪车运动员。

  邵奕俊练了雪车后回上海探亲,隋新梅很惊讶,“你怎么长那么胖了?”邵奕俊说:“为了体重达标,我天天猛吃,长了整整10公斤。”隋新梅告诉他,“可是你不能长肥肉啊。”于是,邵奕俊又开始猛练,争取长更多肌肉。

  在邵奕俊之前,中国几乎无人懂雪车项目,为了更好理解外教的指导,邵奕俊刻苦自学英语,现在完全能同外教流利交流,也能看懂英语教程。平时的训练还不够,他就搜集各类雪车专业书籍,每次去国外训练和比赛,他都会买一些书回来。他还努力学习物理知识,“因为过弯时有个离心力,要有一个3D视角感。赛道是呈波浪形的,一旦控制不好,就会翻车。”3年里,邵奕俊记了整整3大本笔记,那是他的雪车“宝典”。

  从平昌到北京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里,中国雪车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拿到了平昌奥运会的入场券。记得在一次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雪车队登上了领奖台,没想到,播放国歌的音乐突然停了,于是邵奕俊和队友们热泪盈眶地将国歌高声唱完。

  虽然他是中国军团的一张陌生面孔,但在平昌冬奥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邵奕俊被选为运动员代表发言,他如是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次达到终点的喜悦让我至今难忘,我们滑行了一小步,是中国雪车前进的一大步。”

  在平昌,邵奕俊的目标是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甩掉一个(对手)是一个。”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是这么展望的,“在我之后,一定会有更多运动员从事雪车项目,不管我能不能参加北京冬奥会,我希望我的宝贵经验能给他们带去帮助。”

  告别最初的恐惧和彷徨,现在的邵奕俊享受着雪车带来的快感,“从夏季项目转到冬季项目对我来说意义还是挺大的,算是改变了我的体育人生。非常感谢上海方方面面对于冰雪项目的支持,让我有机会踏上冬奥会的舞台。”

  【相关链接】增体重 拼速度

  雪车又称有舵雪橇,起源于瑞士,是一种集体乘坐并可通过操控雪橇在冰上滑行的运动项目。1924年法国夏慕尼冬奥会上,雪车男子四人座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雪车比赛开始后推着雪车助跑50米左右,而后依次跃入车中,靠前的人掌舵,靠后的人制动,顺着封闭赛道拼速度。

  人们发现,压在雪车上的重量越重,速度越快。因此,比赛规定,四人座有舵雪橇总重量(包括车)不得超过630公斤,不足重量可携带其他加重物补足。自身体重要达标,否则成绩吃亏。但你又不能笨重,要不刚开始的50米助跑就败了。所以有舵雪橇一个很吸引人的特质出现:大批体格强壮、速度也快的夏奥选手投身于此。

  【场外音】先行者

  南方人也能玩转冰雪!邵奕俊做到了。

  很多人爱玩过山车,但冰上的“速度与激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尝试的。平昌冬奥会之前,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项目没什么概念。而今天,随着邵奕俊和同伴顺利完赛,雪车项目真正进入了大众视野。

  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还记得驶上国际赛场的第一年,舵手不会开,刹车手不会刹,每天,邵奕俊和队友们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赛道上摸爬滚打。按他的话来说,他的驾驶技术,是用“血肉之躯”撞出来的。这,是勇敢者的游戏。

  本届平昌冬奥会,中国雪车和钢架雪车队首次获得4个冬奥会名额,舵手邵奕俊和替补王超,不仅是上海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在国家北冰南展、东进西扩的大战略背景下,上海响应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拓展新的冬季项目,和冬运中心共建雪车队。邵奕俊和王超,不只是两个上海人在战斗。

  告别平昌,驶向北京,他们作为中国雪车的先行者,即便今天没能站上领奖台,但他们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希望。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