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应勇:交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

文汇报2018-01-30 14:38:36

  原标题:应勇答记者问时表示:进入新时代上海要奋力实现新跨越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交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上海市市长应勇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本报记者袁婧摄

  29日下午,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上海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市长应勇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肖贵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刚刚闭幕,现在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应勇市长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请应勇市长讲话。

  应勇: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市“两会”开得很成功,这是一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团结奋进、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大会。媒体记者朋友们在“两会”期间作了大量充分、有成效的报道,为“两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家辛苦了,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已经作了表态讲话。刚刚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也和记者朋友们见了面。时间宝贵,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欢迎大家提问。

  更看重的是GDP背后的高质量发展GDP背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记者:去年上海的GDP增速达到了6.9%,应市长您对这个数字满意吗?您和新一届政府对上海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期是怎么样的?

  应勇:2017年上海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全市GDP增长6.9%,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可喜的。但我们更看重的是GDP背后的高质量发展,GDP背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P背后呈现出的增长稳、结构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去年上海的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快于全市面上服务业7.5%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保持20%左右的增长,快于全市面上工业6.8%的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的比重一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6%,继续快于经济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9.1%,这是在2016年增长16.1%的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是在房地产对财政预算收入贡献同比减少9.3个百分点和非税收入仅占11.7%的情况下实现的增长。

  进入新时代,上海要奋力实现新跨越,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举措做了安排,我们要认真抓好推进和落实,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交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我们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的城市总规目标明确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新华社记者:《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35》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准,我们想知道这个规划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如果要实现这个规划中的蓝图,我们上海有哪些主要的举措?

  应勇:去年底国家批准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把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发展的要求做了一个集成,并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和目标愿景。《总规》亮点概括起来就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新总规还明确了上海城市2020年、2035年的目标任务,并对2050年的目标愿景进行了展望。上海自2014年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来,广大市民广泛参与、踊跃建言献策,现在我们实施这个新的城市总规,同样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城市发展得更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今年继续扩大FT账户适用范围

  彭博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上海自由贸易港,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自由贸易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想继续推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自由贸易港跟自由贸易区有多大的区别?业务上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突破?

  应勇: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把各项改革举措抓实抓好。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突破口。中央批准的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点是建设“三区一堡”、实施“三个联动”,即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加强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

  您刚才讲到关于金融改革、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就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一大创新。原来只有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才能设立FT账户,去年扩大到全市,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也可以设立FT账户。到目前为止,FT账户已开设7万个,累计融资总额达到1.1万亿元人民币。今年还将继续扩大FT账户的适用范围,扩展其功能,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于自由贸易港,上海将在中央的统筹考虑下探索建设。

  加强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不放松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东方卫视记者:2017年上海房地产调控成效明显,请问今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坚持调控,或出台新的举措,如何进一步加快租购并举的制度建设?

  应勇:房地产市场调控,事关城市的长远发展,事关青年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沪六条”“沪九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效果是明显的。去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指数基本稳定,2017年11月、12月,二手住房的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下降了0.3%和0.1%。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我们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放松。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改变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售卖一条腿长,租赁一条腿短”的情况,是我们正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要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供给,去年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租赁房需求量大的科创园区、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等区域先后推出了29块、79.7公顷的租赁房用地,大体可新建租赁住房超过2.2万套。《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今年将新建和转化租赁房共20万套;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机构化的经租企业,盘活存量,新增经租房9万套。同时,还要落实好相应的公共服务。

  将全面推进上海香港互利合作一起为实现中国梦作更大贡献

  香港大公报记者: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肩负着国家的战略和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上海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现在香港也在着力推动科创建设,未来沪港两地在科创方面有怎样的合作空间和前景?

  应勇:上海和香港有着广泛、密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上海和香港建立经贸合作会议机制已有15个年头,这一机制推动沪港两地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我可以给大家分享几个数据:香港在沪投资占外资在沪投资的50%左右,“沪港通”日均成交额87亿元人民币,去年有近6700名香港学生来沪参加各项活动。第四次沪港合作会议今年将在香港召开,我也将率团参会。目前双方正就相关合作事宜加强磋商,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我们将全面推进同香港的互利合作,为香港同胞到上海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香港一起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目标是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年上海要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这件事需要举全市之力去推进。为什么这个会那么重要?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现在最新的筹备进展?另外,上海已经提出博览会要建成一个线上、线下“6+365天”的交易服务平台,要释放它的溢出效应,您眼中最重要的溢出效应是什么?怎样为上海打造国际消费城市作出贡献?

  应勇:这是一个国内外都高度关注的问题。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体现了党中央对上海的高度信任和支持。国家商务部已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上海方面就相关服务保障成立了16个工作小组。目前招商招展、“虹桥国际贸易论坛”等筹备工作正顺利推进;展务、安保、交通、住宿等筹办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目标是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成国际一流的博览会,并且通过线上线下、展中展后的联动,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国际优质商品集聚上海,实现会展、商务、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联动,我想这就是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经过努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服务好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

  张江科学城今年还将再开工建设一批项目

  央视记者:我想问的问题也和科创中心有关。在2017年,上海的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和微小卫星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2018年,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还会有哪些重大的项目?

  应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快建设大科学设施、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张江科学城,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迅速做实、做强、做出影响。以正在规划建设的光子科学和技术为例,2018年将开工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同时,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今年要加快推进,比如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转化医学设施等。张江科学城规划建设面积约94平方公里,2017年已动工了35个项目,今年还将再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张江科学城将建设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一流科学城。

  提升黄浦江沿线区域功能品质逐步实现苏州河公共岸线贯通

  东方网记者:去年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的岸线全面贯通开放,对此市民都很高兴。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提升黄浦江岸线的功能和品质,未来苏州河两岸是否会全线贯通开放?

  应勇:去年在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黄浦江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开放,实现了还江于民、还岸线于民、还景于民。本着“先贯通、再提升”的原则,今年起,我们将着力持续提升黄浦江沿线区域的功能品质,还将对黄浦江两岸的景观灯光进行提升改造,对浦江游览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世界级的浦江游览品牌。

  苏州河岸线的贯通开放问题,社会有呼声,也是我们的愿望。今年我们将启动实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逐步实现苏州河两岸公共岸线的贯通。目前苏州河岸线还有不少断点,贯通的任务还很重,但我们将坚定这个目标,加强苏州河岸线的管控,一段一段来,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经济发展民生福祉要互促共进养老金最低工资都会继续提高

  新民晚报记者:民生保障一直是市民关心的热点,去年4月份,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2300元,在全国也是最高的,想请问今年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会继续提高?另外养老金方面是否也会有调整?

  应勇:我们追求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要互促共进,新增财力要优先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养老金、最低工资都会继续有所提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将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措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为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上海在进一步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今年有哪些新的举措?另外上海还出台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应勇: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上海的营商环境总体上是好的。这些年上海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良好营商环境。目前,上海集聚外资企业超过8万家,拥有跨国企业的地区总部625家、外资研发中心426家;在沪民营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分别占到上海总量的1/4和1/3;2017年,上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设立企业1184家,活跃度达到80%,这些都是上海良好营商环境的综合反映。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我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针对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行动方案,并制定了市场准入、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10个方面的专项行动计划。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取得更大成效,努力让上海形成行政审批最少、收费最少、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环境的新高地。另外,我们今年还将推出一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

  我们是答卷人,市民是阅卷人中小河道整治打分市民说了算

  文汇报记者:应市长,我们都知道您有一个特别的职务———上海的“总河长”,为推进水污染防治,2017年上海全面实施河长制。您作为上海的总河长,给2017年中小河道治理打多少分?对实现2018年的治理目标有没有信心?

  应勇:上海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居、因水而兴,水是上海的一大优势自然资源,但水环境也是目前上海生态环境的一个相对短板,必须下大力气治理好。2017年,我们对1864条段、1756公里黑臭河道进行了整治,实现了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的目标,河长制也已全面建立。我觉得,中小河道整治,我们是答卷人,市民是阅卷人,能打多少分市民说了算。

  2018年我们水环境治理的目标是: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抓好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要着手对大江大河进行环境治理。今年将坚持水岸联动、干支流联治,全面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同时,还要力争开工建设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在增强防汛除涝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打通水系,让水流动起来,让水环境好起来。我们对水环境的治理充满信心。

  台湾联合报记者:近年来,台湾民众到大陆来学习、创业、就业、就学的意愿逐年上升。请问上海未来对台湾民众来大陆、来上海发展有没有什么新的措施和规划?

  应勇:我们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沪台两地在经贸、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深入交流与合作。目前,上海已有台商投资企业超过1.2万家,其中有700多家企业入驻自贸区;已有4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和示范点;上海也是首批开放台胞在大陆事业单位就业试点区域之一。

  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台湾同胞释放的极大善意。上海欢迎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到上海发展。我们将在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条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为逐步实现在沪台湾同胞与大陆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上海发展的机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垃圾问题事关千家万户须全社会动员齐抓共管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上海提了很多年的垃圾分类,但是似乎并没有全面推开,今年我们在这方面会不会有所突破?

  应勇:垃圾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环境质量,也事关城市的形象。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必须直面这个问题,重视这个问题,要像推进“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烟花爆竹禁燃那样,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垃圾综合治理总的思路是: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大幅提升。源头减量是根本,全程分类是基础、是难点,必须全社会动员、齐抓共管。加快提升生活垃圾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在上海当下远比建几幢楼重要得多。去年我们先后制定了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方案和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我们要抓好落实。从今年起,我们准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垃圾综合治理问题。今天也借这个机会,我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幼托问题政府社会家庭绕不开要抓紧完善幼托工作管理体系

  澎湃新闻记者:去年11月携程亲子园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到相关的责任人已经被严肃追责,针对公众所关心的0—3岁托育问题,市教委、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加强监管,请问目前推进的情况怎么样?

  应勇:幼托服务事关孩子们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携程亲子园这件事,我听到后感到揪心般的痛,这绝对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相关肇事者依法惩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这都是必要的。幼托服务,上海需求迫切、供给严重不足,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社会、家庭都绕不开、躲不过。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研究制定幼托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抓紧完善幼托工作的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心、共同参与,需要企业和公民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快构筑幼托的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希望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更多规范化的幼托机构,让孩子们享受更多更好更专业的照顾。

  进一步构建更优制度更好环境搭建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舞台

  中新社记者:上海正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人才求贤若渴。请问上海还将推出哪些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应勇: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创造力、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就人才写了比较长的一段话,这也是我们对人才的认识和态度。这些年,我们牢牢把握人才集聚大举措,先后推出人才政策“20条”“30条”,还制定了人才高峰计划。我们将继续坚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原则,进一步构建更优的制度、更好的环境,使上海真正成为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舞台、创新创业的热土、美好生活的家园。

  启动新一轮清洁空气三年行动让空气质量更好蓝天白云常在

  上海日报记者:去年上海蓝天白云的日子增加了,接下来还将采取哪些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应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去年上海的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水晶天也更多了,PM2.5年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的45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3.3%,比2013年基准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7.1%。这是全社会持续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效果体现,当然也有老天帮忙的气候因素。要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打好污染治理的攻坚战,任务还很重。就像这次市“两会”期间,前几天空气质量基本是优,今天我来出席记者招待会之前还特地看了一下,是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超过130。今年我们将启动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进一步实现大气质量的好转,让空气质量更好,让蓝天白云常在。我们希望,到2022年把PM2.5年平均浓度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长期战略任务让群众于细微处感受城市的温度

  光明日报记者:上海刚刚经历了2018年第一场雪,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务实、高效和有序,也是上海在新年交出的一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答卷,过去一年您在不同场合都提到,上海要破解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一世界难题,请问在2018年,上海在这方面会有哪些可以预期的变化?

  应勇: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上海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要解决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世界级难题。根据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并滚动实施。总的思路,是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前几天的大雪是上海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场小考,我要为广大的市政部门、交通服务机构、环卫工人点赞,为公安民警、武警官兵点赞,为基层社区工作者点赞,为传播正能量的媒体点赞,为我们的城市和人民点赞。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都提出不少任务,比如从严从细排查整治城市安全隐患,提高轨道交通安检能力,增加小区停车位,推进架空线入地,增加户外作业人员的爱心接力站,增加无障碍设施等工作。这些事看起来不大,但都发生在老百姓的身边。做得如何,老百姓会有切身感受。我们要用心用力做好每一件事,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处理好防范风险和创新的关系

  凤凰卫视记者:在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将怎样协调处理加大开放力度与加强风险管控的关系。上海在维护金融稳定、加强监管方面将如何进一步防范风险?

  应勇: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处理好防范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如果没有防范化解好风险、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金融创新发展,也没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我们要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打好这场战役。要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金融行为,促进健康发展,包括推进互联网金融整治,我们还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把金融环境营造得更好。这也是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