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交大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双语术语库

新民晚报2018-01-17 09:38:14

  原标题:上海交大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双语术语库

  中国梦、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词语如何跨越语言文化差异,如何翻译以消除误解,实现积极沟通?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的开展,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并通过翻译途径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领域。记者1月16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教授领衔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正式开题。

  该研究的主题为构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准确翻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以便阐释并传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原则,增进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理解和认同,赢得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和举措的支持,进一步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软实力。课题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美国、印度、日本、俄国、欧盟和非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外交话语和涉华国际新闻文本等为研究对象,在深度分析这些话语或文本的基础之上,描述中国特色大国话语的话语构建原则,挖掘话语表达方式,探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梳理、创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双语术语库,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传播的原则、方法和成效。

  外交部著名外语专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陈明明八十年代曾为邓小平等领导人担任口译,近年来参加了十八大报告和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版定稿、领导人对外演讲英文定稿等工作,他感到这些工作的巨大挑战和困惑在于,在实际外交翻译中,需要克服文化差异,要争取“无缝”沟通,但业界的摸索缺乏来自学界的理论支撑和互动,遇到了难题不知道如何找到答案。“‘一带一路’西方国家误解为经济之路;‘命运共同体’被赋予负面意义,误解为‘中国的扩张威胁’……很多外交词汇翻译效果如何,外国受众是否能够接受我们并不知道,也需要第三方的研究来告诉我们效果如何。中国故事怎么讲,对外沟通的有效建议是什么需要获得有效建议。”陈明明说。

  课题负责人胡开宝教授提到,中国正以自身实践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中国答案。这个答案能否得到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认可,能否让大多数人共同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建构、翻译与传播。所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对于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科影响力稳步提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排名A档,位居2%-5%,名列全国第四名;科研成果不断取得突破,2017年新增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数1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在全国外语类院校名列前茅。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全国第一个学习者语料库、科技英语语料库和口译语料库;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语料库多达16个,包括4000万字词的英汉文学平行语料库、7000万字词的英汉双语双向平行语料库以及航空科技英语语料库、医学英语语料库等专用语料库,语料库相关专利与著作权共有4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