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熠熠明珠藏松江 悠悠尘烟诉古今

东方网2018-01-10 09:11:10

  原标题:上海活化石丨熠熠明珠藏松江 悠悠尘烟诉古今

  编者按: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和脉,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记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上海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文物保护点2745处,共计不可移动文物3435处。作为承载城市发展记忆的“活化石”,在记录上海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他们也在时刻更新着“自我介绍”……

  松江仓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我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府城。古城中的唐经幢、兴圣教寺塔、广富林遗址、佘山天文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是松江和仓城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仓城为地域名,来源于当地是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古代时期的我在今天的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现在这里仍有使用“仓城”名称的习惯。

  我位于松江古城十里长街的西隅,因境内建有明代漕运粮仓而得名,在明清时期是松江府城向西延展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嘉庆松江府志载,永丰古街区 (今松江区中山西路老街一带),明清两代皆有“仓城”之称。从明朝起,我作为漕粮重地,是松江府最大漕粮(税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城筑四门,米业兴 旺。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之场面蔚为壮观。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41万7千3百余石,半数以上都贮于我处。因此,明代松江,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说。

  直到今天,我还留有明代后期至清代初期的古建筑有16处,清代中、后期建筑共767处,民国时期建筑有74处。其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文物登记单位14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处。

  松江唐经幢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我就坐落于松江区中山小学内。我的全名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公元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材质为石灰岩。

  在解放前,因长期无人管理,我的幢身有近一半埋在土中,仅有11级露在地面,幢身残损剥蚀,各级均显倾斜。

  我在196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市文管会正式批准修复。修复工程在1963年4月底动工,由上海博物馆修复工场负责。对断裂岩石雕刻品采用聚丙烯酸酯类、环氧树脂类材料粘结,应用工艺技术进行拆卸,清理地下文物,抬高基础1.6米,并用考古发现的唐代砖砌池坪散水,内部加架用不锈钢材料。1963年5月,经幢上部的较小雕刻部件开始进行胶合,逐步取得经验后,再将大部件进行胶合。接着,幢身通体喷射硅橡胶,以防青石吸水风化。全部工程于1964年11月完成。

  经过整修,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并序,以及建幢铭。各层配置 及雕刻的图案都焕然一新,更显出造型的优美和谐以及雕刻技术的洗练圆熟、细腻生动。如海水纹、山龙束腰、四天王像、菩萨石窟、雄狮、莲座等,都表现得简洁 明快。经幢顶部一级,周身刻着16个佛像,郡主在二女官扶持下前去礼佛,人物动感和面部表情自然生动,显示了盛唐的艺术风格。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圣教寺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图片来源网络

  我诞生于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在今松江区中山东路南侧方塔园内。公元1068-1094年间建于兴圣教寺,该寺建于公元949年,故名“兴圣教寺塔”。时光流转,物换星移,原来的兴圣教寺已经难寻踪迹,但幸运的是,我却被保留了下来。在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是江南地区造型最美的古塔之一,结构上继承了唐代砖塔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楼阁式,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称“方塔”。

  元末战乱中兴圣教寺毁,只剩下塔和一座钟楼。塔总高42.5米,共9层,底层每边宽6米,向上逐层收缩,层高也随之降低,塔内各层有木梯。塔身各面均有砖砌圆形壁柱,柱上装有木制斗拱来承托木构的瓦屋檐。砖身外壁每面建砖制柱划分为3间,正间设壸门,入内为方室。砖身各层外均有腰檐、平座、栏干,底层在围廊中置扶梯,穿过砖身中的踏步进入第二层,其余各层皆在方室内置楼板和木梯。第八层设横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长13米,穿出顶层8.20米,套上铁制的塔刹,以覆盆、露盘、相轮、宝瓶等组成。

  经受百年来的风雨洗礼,我损坏严重,其中下方的走廊和塔内各层木结构大部毁坏,塔身向西北倾斜约54厘米,地坪一片残砖碎瓦、荒草枯藤。终于在1955年7月,县文教科采取了保护性措施。1975-1977年,进行复原大修。经修复后,我仍保持了“古旧”的风貌,尤其是斗拱、壶门上的月梁及砖身上的撩檐枋等,其中斗拱至今保存宋代原物60%以上。

  仰观塔身外形,古朴秀美,高耸入云。顶部由复盆、相轮、宝瓶等组成高达8米的塔刹。有4条铁索从尖顶分别系向9层的四角塔檐,名“浪风索”。塔檐翘角处系有铜铃,名曰“惊鸟”,上下计有36只。风吹铜铃,叮当声,悦耳动听,响彻方圆数里。登高九层外廊,凭栏俯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广富林遗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方松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河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遗址,这也是在松江最早发现的古遗址,就是我了。

  据有关资料记载:“广富林的聚落,正是以来自河南、安徽、山东3省交界地区的移民为主,少数来自浙南、闽北的移民加上当地土著共同创造了广富林文化。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批移民创造了移民文化。”

  松江古代先民用自己的族群力量汇聚到此,把他们本原的聚落文化播撒到了这里,形成了松江广富林特别的聚落文化。就这样,这片土地开始建立了松江最具规模、最有影响的聚落文化,而广富林古遗址的聚落文化,是松江七大古遗址聚落文化中的经典。

  从我出土的文物上看,大迁徙是聚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松江的早期生命力。从凝聚着良渚文化的如玉条、玉环、玉琮、玉璧等玉器来看,从造型设计到打炼磨制,从物象创意到雕刻技术,都达到了极高的审美等级。这些文化遗存,为当时松江广富林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奠定了一种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些特征正是良渚文化的本质特征。广富林古遗址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聚落文化遗址。聚落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古至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内涵。4000多年来,广富林孕育了无数的人类生息繁衍并聚落。如无数明珠中的一颗幸存者,形成的聚落文化在长江流域里熠熠生辉。

  佘山天文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图片来源网络

  我地处西佘山之巅,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早前为法国传教士所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是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如今我 化身为天文工作站主要是开展科普教育工作,为中小学生和社区提供天文知识巡回展示和天文知识讲座,传播天文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我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装备了当年被称作是“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从1900年直到1980年代后期,这架望远镜一直是我主要的天文观测仪器,用于天体照相测量观测工作,望远镜可以在架子上左右、上下转动,铁制大圆顶有狭窄天窗也能360度转动,百年来借此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近年来,在佘山天主堂西面方向又建造了一座天文观察台,内部安装有直径达164厘米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台中还有两架激光望远 镜、射电望远镜、直径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等先进仪器设备。两座日晷分别用不锈钢和汉白玉制成,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晷。自建国以来,我在天体运行及人造卫星定轨等方面取得了27项国家级的科研成果,是我国运用新技术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的单位。

  醉白池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与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也是五大园林中是最古老的园林。我的前身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名叫“谷阳园”。从前身算起,我到现在为止已有九百多岁了。

  我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古木葱茏,亭台密布,至今仍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驰名江南。

  以一泓池水为中心,我环池三面皆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凭栏赏景,有四面厅、乐天轩、疑肪、雪海堂、宝成楼、池上草堂等亭台楼阁。此外,我的特色之一是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二十八块,镌刻着松江府属各县从元到清初乡贤名士九十一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甚工。还有历史艺术碑廊、“十鹿九回头”石刻、《赤壁赋》真迹石刻、《难得糊涂》石刻等艺术瑰宝,

  几经兴废,几经劫难,嘉庆二年(公 元1797年)我曾被改为育英堂。解放后,我又被多次修缮扩建,恢复园林。1959年被修缮扩建并开放,并扩充面积至76亩。1983年又被增建“赏鹿厅、玉兰院、深柳读书堂、雕花厅”等,占地面积达到80余亩。我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从人民南路西大门进园,迎面是一座大型砖刻照壁,沿着两排悬铃木和棕树林荫道向东行,途中可见一座崭新的院宅,那是迁建不久的清代雕花厅。再向前是一座拱形石桥,石桥底有一对茅亭,上桥可纵观南北开阔的荷花池。夏秋之际,湖中荷花盛开,清香扑鼻。荷花池上有曲尺形长廊和鹤亭。过桥穿过杉树林,由西边廊屋可进入内园,这就是我的精华所在。

  松江清真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图片来源网络

  我原叫真教寺,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至正年间(1341-1368),因为当时该地区的地方长官就是一位穆斯林。1391年明朝时,政府下令重建,随后又经过三次扩建,清朝时经过四次整修,所以我至今仍旧保持元、明时期清真寺的风格。

  我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也是一座融合中国宫殿式古典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我座南朝北,主体建筑有大殿、窑殿、穿廊,另外有南、北讲堂、邦克门以及水房等,其中窑殿和邦克门两处最具该寺建筑特色。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碑刻四块。原寺的四周都是穆斯林的墓地。寺东侧为邦克门楼,又名宣礼塔,是为穆斯林前来礼拜用的。屋面十字脊,内壁为砖拱球顶,下辟门洞为出入道口,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西侧为礼拜大殿,是明代建筑,古色古香,与玲珑剔透的邦克门楼相对称。

  根据《松江志府》记载:元王朝统一中国时,纳速刺了曾率领部族人,即中亚波斯人,从嘉兴进入松江。之后他们的部族及子孙就定居于松江,这就是松江穆斯林的来源。由于回族实际上是阿拉伯人的后裔,六百年多年前迁来松江时,民心淳朴,信仰虔诚,自然忘不了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活动,所以在他们定居之地都要建立供他们朝拜的清真寺。这便是我的由来了。因此,我作为阿拉伯民族与我国民族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遗迹,也是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标志之一。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