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海“新经济”发展步入上升通道

解放日报2017-12-18 09:20:53

  看得见、摸不清的“新经济”,对上海整体经济发展贡献到底有多大?日前,上海市信息中心发布了《上海“新经济”指数报告》显示,近年来,上海新经济指数稳步增长,新经济发展速度正逐步进入上升通道,经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外部效应提升空间较大

  研究报告从“新投入、新产业、新动能、新发展”这四个维度来衡量新经济。

  从新投入指数看,上海的创新投入增长迅速,其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30%,高于25%的平均水平。报告显示,新投入指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与科技投入增长迅速。

  从新动能指数看,上海的发展动能正在领先积蓄,其对总指数贡献率为38%左右,远高于25%的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主体的活力显著提升。比如与2014年同期相比,反映“主体新动能”的新设企业数增长30.3%,反映“消费新动能”的网络消费占比从15%增至30%,反映“开放新动能”的服务贸易稳步增长23.6%。

  从新产业指数看,目前,上海的新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新兴服务业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的增速也在迎头赶上。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间,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快于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总产值8.0个百分点,达9.2%,而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上升至25.6%,高于新兴服务业的14.6%。

  而从新发展指数看,其对总指数贡献率仅为9%左右。报告指出,由于上海新经济发展刚迈入起步阶段,由新投入、新动能、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效应存在时滞,但现有指标显示,上海新经济的外部效应提升空间较大。

  新经济发展亟待补短板

  从整体看,上海新经济指标呈上升趋势,但是若从一些具体领域的细节数据分析,上海新经济发展依然有短板亟待补上。

  “在新投入方面,我们主要测算了劳动力、资本和科技三大生产要素的投入。”研究报告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上海在劳动力和资本方面的投入趋势很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部分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在对一个经济的市场主体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衡量企业的数量,还要衡量企业的质量。报告显示,上海的新经济企业数及市值占比仍处较低水平。例如,A股新经济企业中,上海266家上市公司中涉及新经济的企业仅49家,占比约18.4%。

  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方面,上海的比重约为30%,仍有待提高,且部分高端产业仍处于低端环节,因此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强。

  未来,上海如何为新经济发展补上短板、营造良好的环境?报告建议,要重点关注新制造、新服务、新投入、新开放和新发展。

  报告建议,上海要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发挥郊区作为制造业发展重要承载区的作用,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还要全面梳理制约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规划用地、税收瓶颈,形成创新突破政策措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