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上博进社区 深挖乡愁文化

新民晚报2017-12-18 09:17:03

  12月16日,上博将一场高水平的讲座开进黄浦滨江的五里桥社区,凛冽的寒风没能阻拦听众热情的脚步,场馆内座无虚席。不同于去上博的严肃,到社区聆听的感受更加亲切,而这只是上博进社区大刀阔斧改革的初次试水,未来还要结合不同社区做个性化项目,如银发文化之旅、社区博物亲子活动,教市民从自行车、床单等物品的考古学角度讲述家族史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说:上博将一场高水平的讲座开进五里桥社区本报记者 姜燕摄

  一小时名额抢光

  借山西壁画在上博展出的热度,上博请本馆和山西省博物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博物馆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在沪开办系列壁画讲座,除小部分在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外,大部分都“落户”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影剧院。一流的文化资源零距离、零条件进社区,五里桥街道居民福气不浅。

  昨天到场的上博教育部主任陈曾路坦诚地说,上博6月开始大修,一期工程将持续到2018年底,转移阵地有暂时外借场地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因素,“其实可以找的地方挺多的,但最终我们选择了进社区。”他说,上博做社区活动有超过20年历史,但近年来一直在思考转变,如何让一流的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社区,这次是个很好的契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图说:博物·上海海报 本报记者 姜燕摄

  近水楼台先得月,五里桥这次获得了30%的定向名额。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张炜玮说:“报名踊跃!一个多小时内名额全部抢光,还有人打电话或上门来问能不能再约,有的还想先拿到后几场的票。”

  银发族追梦可期

  上博进社区改革有一揽子计划。一直以来,陈曾路思考的是,社区更是博物馆服务的“前线”。“一来博物馆无法容纳大量的观众,二来有些观众如老人和残障人士,到馆参观也有实际困难,而上海历史文脉方面的展览,在社区展出的效果会更好。”

  对银发族,陈曾路有独到的观察。“上海的银发族对文化产品有很强的需求,一方面大部分人的经济状况还不错,子女也不需要太操心,时间充裕,不少人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时,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他们对文化作品的理解力更强。”

  现在的矛盾是针对银发族的一流文化产品缺乏。“很多机构很困惑,认为银发族的活动不是养生就是听戏。”陈曾路说,上博作为顶尖的文化机构,有义务做一些有社会影响力、引领性的活动,慢慢地让它变成一种社会氛围。陈曾路举例说,如可与江浙博物馆联动,招募银发族去苏州或南京观展,虽然在上博同样可以招募,但通过社区更有针对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图说:很多老年人来到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姜燕摄

  他的观点在张炜玮那里得到印证。她说,社区举办文化导赏项目时,很多老年人边听边做记录。社区开办了70门课程,很多老人早上6点半就来排队报名。“老人学习热情高涨,说明社会进步,他们生活无忧,才会去追寻年青时无法实现的梦想。”

  对残障人士,上博教育部也有设计独到的项目。陈曾路介绍,已有两个针对残障人士的项目立项,明年初即推出。“现在90%的展览是靠视觉,届时将通过看、听、闻、触等多种感知途径,帮助残障人士‘观’展。”

  留得住社区“乡愁”

  从以往的经验中,张炜玮敏锐地感觉到,与上博的“联姻”将大大提升社区居民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去年我们做过一次五里桥工业文明展,其中有一项微旅游活动,消息上线后2个小时,报名人数多达几千人。有人说‘我父母当年就在五里桥一家工厂,这里有我大把的童年时光。希望这样的活动你们多办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图说:上博讲座进社区 本报记者 姜燕摄

  “这是乡愁的共鸣,寻根的渴求。”张炜炜说,社区无力将乡愁文化挖掘得这么深,上博平台的落地让这个梦想变得触手可及。陈曾路说,上博有些资源与社区息息相关。如“五里桥”由明朝嘉靖年间上海士绅顾从礼出资修筑,这也是五里桥地名的由来,而他墓葬的发掘及文物的保存均归属上博,提供这样的展览可谓众望所归。

  上博也一直在往同一个方向努力。今年暑假,上博启动了“哈有劲——行走上海”亲子活动,开辟徐家汇、静安寺、武康路等多条线路,由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述每一个区域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2014年,上博还曾经出版过一本《上海市民考古手册》,到自行车、床单等家庭物品的考古学分析。“每个家庭都可以有个博物馆的概念,用二三十件物品讲清楚一个家庭史,下一代对家庭、家族和故乡的认同感是不是自然而然会增强?!”

  “再如,社区展展品说明如果由专家指点,居民亲自书写,是不是更有温度?!”陈曾路对与社区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