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沪企业牵头海水淡化项目打破用电依赖瓶颈

文汇报2017-12-12 09:55:54

  原标题:上海企业牵头的海水淡化项目打破“用电依赖”瓶颈 实现“零能耗”向大海要水喝 将在海南岛建40个生态供水项目,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风光互补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系统实现了“零能耗”产水。(上海骄英供图)

  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不少人利用太阳能蒸馏海水实现海水淡化,不过用水泵把海水抽出来,以及维持设备运行仍需要消耗电能,目前问世的海水淡化项目离真正“零能耗”总是差了一口气。记者昨天从市科委获悉,“零能耗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解决了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出维持设备运行的电能的难题。利用这一套设备,即便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也能够将海水转化为淡水。这是截至目前全球首次海水淡化“零能耗”工程化科技成果发布。

  守着大海没水喝,是我国许多岛屿的现状,解决当地人的饮水问题,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蒸汽热法,二是反渗透膜法,三是太阳能法。前两种方式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0%至50%,而第三种方式尽管能耗较低,但仍需要少量电能来实现水泵抽水,以及电脑运转。

  2015年,上海市科委启动“零能耗”海水淡化项目,由上海骄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在此之前,上海骄英的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将太阳能利用率开发到95%,只有不到5%的电力需要外接输送,可就是这5%的电,成了一道卡脖子的难关。上海骄英创始人彭志刚说:“难就难在发电量和系统的匹配度上。如果发电太多,设备无法‘消化’就会损害系统;如果发电不足,设备就无法维持运转。”

  为了使太阳能和用电量之间相互匹配,他们设计了一种用电负载自匹配智能控制器,也就是说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创造出一个智能电网,如果当地阳光灿烂,太阳能转化的电能过多,匹配器就将其自动转化为热能,也能用于产水;如果太阳能不足,就利用风能补足。

  这一“风光互补”海水淡化系统彻底摆脱了对电网的依赖,将在我国海南岛建设40个生态供水项目,预计可解决沿海村镇500万居民健康饮用水的问题。

  今年8月,上海骄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坦桑尼亚等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面对水资源缺乏的共同难题,他们非常认可上海骄英的解决方案。目前上海骄英已经接到在巴基斯坦、伊朗设立海水淡化站的合同,随着坦桑尼亚、肯尼亚、毛里求斯等地派员学习技术接受培训,这些地区也有望推进这一项目,解决当地人的饮水难问题。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