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东滩归羽 芦花轻浅处 飞鸟相与还

新民晚报2017-10-11 10:25:41

  原标题:阅读上海100胜 98 | 东滩归羽 芦花轻浅处 飞鸟相与还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崇明岛最东端,1998年成立,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新生河口沙洲湿地保育、亚太区域迁移鸟类保护和履行国际湿地公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吸引着全球研究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的专家学者的目光,是国内外鸟类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图说:秋日东滩,泛黄芦苇随风摇曳,偶有白鹭翻飞,时有鸟鸣阵阵。黎军 周馨拍摄

  如果你看到过数千只黑腹滨鹬在浩瀚无垠的滩涂,忽而齐齐盘旋,忽而静静落下,你一定会爱上这片滩、这群鸟。如果你听说过“湿地卫士”阻击互花米草的故事,或者捕鸟人被“收编”为护鸟人的传说,你一定会感动于人类守护“鸟类天堂”的决心。

  在崇明,有着一片241.55平方公里的广阔滩涂——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过境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以及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更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一站。290种鸟曾在此出没,每年近100万只迁徙水鸟在此栖息或过境,补充在旅途中损失的能量。

  昨天起,曾荣登“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榜首的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一线四馆”正式闭馆修缮,明年重开后或将更具科学性。而一个生态科研基地也正在规划中,力争使东滩成为国内甚至国际鸟类研究和保护的区域性高地。

  基地免费开放

  开启湿地课堂

  秋日东滩,泛黄芦苇随风摇曳,绵延千米的木栈道若隐若现。远处,偶有白鹭翻飞,时有鸟鸣阵阵。走上大堤,用高倍望远镜远眺滩涂,已有越冬的鸟群飞临,三四千只黑腹滨鹬在滩涂上闲庭信步寻找美餐,让人恨不得停驻在这广袤净土上,让时间停歇,与飞鸟为伴。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经记录到的鸟类多达290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尾海雕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5种,如黑脸琵鹭、小天鹅、灰鹤、鸳鸯、小杓鹬、小青脚鹬等。

  木栈道连接的四座木结构科普展馆,以茅草铺顶,低调隐身于芦苇荡中,用现代化科技演绎“湿地课堂”。一号馆“生命之源”,利用多媒体、球形投影、动画投影等展示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二号馆“生命驿站”的室外宽阔平台上,可以远眺滩涂美景,寻觅野鸟踪影。三号馆“生命之旅”内含3D影院,向游客讲述候鸟迁徙的艰辛历程。四号馆“生命印象”是标本馆,展示东滩常见的鸟类标本250多种及实时大气观测数据。

  “一线四馆”曲径通幽,但免费开放7年,木栈道已有多处破损,不得不在今年国庆长假后“闭馆谢客”。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沈帅介绍,科普基地建成后共免费接待全国各地参观人员近90万人次,开展了数百次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虽然每年都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但部分栈道面板被反复踩踏,出现腐蚀、破损,局部还有松动。经第三方机构检测,需要更新。此外,四个展馆也需保养。”沈帅表示。

  修缮更新后的科普基地,将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沈帅透露,目前正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和规划场馆的升级,今后3D影院的片子也许会更精致细腻,其余展馆的布展和陈列方式,也可能增添与游客的趣味互动。

  引种互花米草

  无奈疯狂入侵

  虽然“一线四馆”具备各种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但与别的博物馆相比,仍属质朴。这也透露出保护区始终坚持的“高冷”定位——这里并不希望被当作一处旅游景点,更希望以“自然保护区”的姿态呈现,为鸟儿打造一处人迹稀少、生物多样性却极为丰富的“乐园”。

  在这里,一切“以鸟为先”。最著名的,当属人类治理互花米草的故事。互花米草原产于美国东海岸,耐盐耐碱。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在东滩引种,原本期望它促淤固滩,不料它如一柄“双刃剑”,快速侵占了保护区的实验区、缓冲区和小部分核心区,芦苇、海三棱藨草、藨草等本地植物节节败退,直至将地盘“拱手让出”。这种草,根系密密匝匝,让底栖生物毫无生存空间,而锋利的草叶,也让鸟儿没法站立,严重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面积。

  东滩的自然宁静被打破,“湿地卫士”们开始了一场持续10余年之久的“人草大战”。2006年起,东滩保护区联合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开展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研究,2010年起着力实施互花米草生态治理示范项目。2013年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项目》开始实施。

  保护区办公室主任李梓榕介绍,对互花米草的控制与治理,采用了“围、割、淹、晒、调、种”六大措施。即先筑围堰,将互花米草隔离,割除水面上的部分,“淹死”水面下的部分。再抽水进行晒地,确保其彻底死亡。此后根据不同季节鸟类需求进行调蓄水,促进本土植物回归,遏制互花米草“卷土重来”。

  十年人草大战

  一朝百鸟归来

  几年来,保护区员工们辛勤劳作,修大堤、筑涵闸、控米草、营漫滩、建岛屿、种海水稻、恢复海三棱藨草,如今已形成13280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水鸟栖息地优化区,建成26.9千米长的围堤、4座涵闸和1座崇明最大的出水闸——东旺沙水闸,开挖了近百千米的河道、潮沟,灭除近2万亩互花米草,恢复了3000多亩的海三棱藨草及海水稻,营建了3万多亩的水鸟栖息地。

  渐渐地,大批鸟儿“重归故里”。春秋季,大量鸻鹬类水鸟在此停歇,冬季则有越冬雁鸭类在此夜宿。示范区内,芦苇挺立,藨草茁壮,碧水如镜,成群的斑嘴鸭、绿头鸭在水中悠游,在芦丛中栖息。鸬鹚在堤埂上拍打着翅膀,而白琵鹭、黑脸琵鹭则晃动着扁平硕大的嘴巴,在水中觅食……

  今年5月19日,示范区内竟出现了2只彩鹮,这也是继1863年以来,上海时隔150多年再次发现彩鹮。鸟儿回归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东滩人的心血。

  打造科研基地

  守护鸟类天堂

  百鸟归来的同时,保护区也将加强管理、守护鸟类天堂,视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护区共设5个管护站,每个站点有4名协管员,负责巡视、保护鸟类,护鸟人要倒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察。同时,这里还有一支执法队伍,每天沿着滩涂步行数公里,观察记录鸟情,对非法捕猎行为进行执法。

  将抓鸟人金伟国“收编”为护鸟人的故事,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其中彰显着管理者们的智慧。作为土生土长的崇明人,老金从七八岁起,就跟着父亲抓鸟,会模仿三十多种鸟类的叫声。只要拉一张网,在网下放些假鸟,再学几声鸟叫,就会有蠢萌的鸟儿“自投罗网”,战绩好时一天可以抓几百只鸟换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图说:十年人草大战一朝百鸟归来。黎军 周馨拍摄

  保护区成立后,一方面对非法捕鸟进行严厉的打击,一方面又“收编”了一些身怀绝技的捕鸟人,辅助科研机构或高校进行鸟类环志工作(为鸟套上脚圈记录轨迹),老金便被正式聘为东滩专职协管员。就在今年9月,由东滩环志的U04、J74、J62三只大滨鹬,分别在澳大利亚凯恩斯、温纳姆和布里斯班摩顿湾被鸟友目击,对于研究鸟类的迁徙规律意义非凡。

  今后,对于鸟类的保护和救助,东滩还会更上一个台阶。今年,发改委已批复同意东滩保护区建造东滩科研基地,一个“鸟类医院”有望设立,用专业设备和人员来救助长途飞行中受伤的鸟类。“我们希望建造一个国际鸟类学研究交流的平台,把东滩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鸟类研究的区域性高地,集聚国际顶尖科研人员,直至成为高水平的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沈帅如此展望。

  候鸟飞越万里,只为生命的繁衍;人类驻扎滩涂,只为生命的守望。(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导览: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址:崇明东滩东旺大道 电话:021-59471556

—  相关新闻  —